阿奇霉素超量致儿童昏迷,专家详解正确使用方法
阿奇霉素超量致儿童昏迷,专家详解正确使用方法
近日,一则关于阿奇霉素超量使用导致儿童昏迷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深圳市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在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错误地将阿奇霉素的用量开成了一天三次,导致一名6岁女童超剂量用药进而昏迷。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安全用药的警钟。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因其便利的服药方式、较少的副作用以及强大的抗菌效果,成为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很多人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存在诸多误解,比如用药方法、配伍禁忌等。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
阿奇霉素的基本信息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其抗菌谱包括多种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临床上,阿奇霉素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耳鼻喉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常见用药误区
随意增减剂量:阿奇霉素的使用剂量有严格规定。例如,轻症患儿可予10毫克/千克,每天一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第2天起可维持原剂量或减为5毫克/千克,疗程3~5天。重症患儿可予10毫克/千克,每天一次静脉给药,疗程7天。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如晕厥或呼吸困难。
未完成疗程:许多人在症状好转后就停止用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即使症状消失,细菌可能仍然存在,如果过早停止用药,细菌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后续治疗困难。
错误的服用方法:儿童服用的阿奇霉素多为颗粒剂,需要用温水或者凉开水送服。但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凉,选择用开水冲泡颗粒剂,这是错误的做法。高温会影响制剂稳定性和药物成分稳定性,进而影响药效发挥。
随意更改用药方案:阿奇霉素有“吃三停四”和“吃五停二”两种常见方案。两种方案没有对错之分,具体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病情实际情况来选择。
正确使用方法
遵医嘱用药:阿奇霉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注意用药细节:建议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干混悬剂需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且应在配制后当天用完。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用药需按体重计算,一般为10mg/kg/天。老年人及肝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某些药物(如辛伐他汀、华法林)合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影响。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联合用药需谨慎:虽然在某些情况下阿奇霉素可与头孢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关注特殊人群:儿童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剂量控制,建议使用儿童专用剂型。老年人及肝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阿奇霉素是一种高效但需谨慎使用的抗生素。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注意用药方法和潜在副作用,确保安全有效治疗。同时,也要提高安全用药意识,避免盲目用药,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