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愈与古代牙科:从诗文看古人如何应对牙痛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愈与古代牙科:从诗文看古人如何应对牙痛

“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35岁时写下的《祭十二郎文》中的句子。很难想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豪,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面临着牙齿松动的困扰。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并非韩愈第一次在文章中提到牙齿问题。早在一年前的《与崔群书》中,他就已经感叹:“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

韩愈的牙痛经历,可以说是古代文人面对口腔问题的一个缩影。在没有现代牙科技术和设备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应对牙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古代智慧。

01

韩愈的牙痛自救指南

韩愈的牙痛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他34岁时。在《落齿》一诗中,他写道:“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韩愈对牙齿脱落速度的无奈和惊讶。

面对日益严重的牙痛问题,韩愈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疼痛。在《赠刘师服》一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只能吃稀饭,连栗子和梨子都咬不动的窘境:“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

02

古人的牙痛治疗智慧

虽然没有现代的牙科技术,但古人并非束手无策。早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记载了一种补牙方法:“以雄黄、葶苈,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不过,这种方法现在看来有些危险,因为雄黄加热后会变成剧毒的砒霜。

到了唐代,口腔专科开始出现。《新唐书·志第三十八》记载:“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这说明唐代已经有了专门的耳目口齿科。

宋代的牙粉和牙刷使用更加普及。东晋时期就有“以盐末揩齿”的记载,到了宋代,牙粉的配方和使用方法更加丰富,还出现了专门的“牙粉行”出售中草药牙粉。

03

韩愈的心理变化:从焦虑到旷达

面对日益严重的牙痛问题,韩愈的心理也经历了从焦虑到旷达的变化。在《落齿》一诗的结尾,他写道:“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韩愈逐渐接受了牙齿脱落的现实,并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这种从紧张到旷达、从忧衰惧死到乐天知命的过程,展现了韩愈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

04

古今对比:科技与智慧的对话

对比古今牙痛的治疗方式,我们不禁感叹现代医学的进步。然而,古人的智慧和坚韧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韩愈在面对牙痛时的坚韧态度,以及古人对口腔卫生的重视,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今天,我们有了先进的牙科技术和设备,但也不能忽视日常的口腔保健。同时,当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不妨学习韩愈的旷达态度,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应对。毕竟,正如韩愈所说:“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