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2突破300万亿元:专家解读货币总量增长之谜
中国M2突破300万亿元:专家解读货币总量增长之谜
2024年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首次突破300万亿元大关,达到30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这一庞大的货币总量?它是否意味着货币超发?对实体经济又意味着什么?
M2增长的三大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企业资本和居民资产累积加快,这些都带来了货币需求的上升。数据显示,2004年至2023年,我国GDP名义增速平均为11.88%,M2的平均增速则达到13.94%。
其次,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是M2规模较大的重要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释说,存款是由贷款派生的。比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贷款发放后就派生为该企业存款。如果这笔贷款被企业用于发放工资,那就变成了职工收入,派生为居民存款。如果企业用于购买原材料,这些钱就会流转到其他企业,继续派生为其他企业存款或居民存款。这就是存款由贷款派生背后的过程。广义货币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存款的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1.24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95.51万亿元,显示出货币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存款的增长。此外,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中人民币贷款占比高达63.3%,远高于直接融资占比。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结构,使得银行贷款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进一步推高了M2规模。
M2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从M2的构成和投向来看,我国的货币供应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04.4万亿元,加上流通中的现金M0,大致与M2数值相当。其中,住户存款占比约为48%,企业存款占比约为27%,政府和机关团体存款占比约为15%,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占比约为9%。
银行吸收存款后,主要用于发放贷款和投资金融产品。目前,约300万亿元的存款中近80%发放了贷款,扣除上缴的准备金和留下的备付金,其余资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贷款中约三分之二投向企业部门,三分之一投给了居民部门。投向企业的贷款包括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营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境内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70.9%,比2011年上升了28.6个百分点。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经济特点和融资需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可能导致银行每年可收回再贷的资金规模减少,资金使用效率下降,还可能引发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上升。
货币超发了吗?
考察货币是否超发的一个重要维度是货币供给量与经济体流动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具体即M2增速与GDP增速之比。从政策的稳健性和实际运行的经验看,较为合理的M2增速水平大致约为GDP名义增速、再加上1-3个百分点出于逆周期调节需要的货币投放。
数据显示,2023年M2增速达到9.7%,高于名义GDP增速。但从中长期来看,货币增速偏高并不显著。2004年至2023年,我国GDP名义增速平均为11.88%,M2的平均增速则达到13.94%。从这对数据来看,难以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
国际比较:中美M2规模差异
有分析人士对比了中美两国的货币总量,认为中国的货币总量远超美国。但实际上,这种对比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美国的M2统计中不包括1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定期存款,而中国的口径则包括了不同金额的企业定期活期存款。此外,美国的广义货币M2还不统计“美国政府、其他官方机构、外国银行”持有的美元,在美国股市、债市中的美元也不纳入核算范围。因此,如果中国将这些也扣除的话,货币总量将大幅减少。
从绝对规模来看,中国广义货币确实远超美国。2024年3月份,中国和美国M2规模分别为42.21万亿美元和20.84万亿美元,中国M2是美国的两倍。但从增速来看,中国M2在大部分时间都高于美国。从与GDP的相对规模来看,中国M2更是大幅高于美国M2。2023年,中国M2/GDP达到232%,大约是美国(76%)的3倍。
未来展望: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面对庞大的货币总量,专家建议未来应更加注重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货币使用效率。一方面,要控制M2增速,避免过度投放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引导资金精准投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如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更好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降低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还能降低货币投放规模,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效率。此外,还需要关注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的问题,合理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总体来看,中国M2突破300万亿元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虽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但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等措施,可以实现货币总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