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音频视频网站自动续费陷阱:如何避免被“消费”钱包?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4: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音频视频网站自动续费陷阱:如何避免被“消费”钱包?

“1元体验”后被扣99元,这种“被消费”的经历,你是否也遇到过?近年来,音频视频网站的自动续费陷阱屡见不鲜,许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扣费。从免费试用的“连环计”到难以取消的续费设置,这些平台利用各种手段让消费者陷入“隐形消费”。本文将为你揭秘这些陷阱,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教你如何避免钱包被“消费”。

01

自动续费陷阱大揭秘

“1元体验”后的巨额扣款

“因为着急扫描文件,我开通了‘一块钱体验一周’的活动。结果一周过后自动续费,被直接扣费99元。”用户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自动续费”的投诉内容达到148887条,涉及百度网盘、爱奇艺、QQ音乐、百度教育、百度文库、芒果TV、夸克、轻颜相机、脉脉、腾讯视频、知乎、Keep、爱企查、WPS、美图秀秀、酷狗音乐、饿了么、哔哩哔哩等常用App。

续费规则玩文字游戏

“当时被他们一个首月13元的活动所吸引,开通了奇异果(爱奇艺旗下)的一个电视(观看视频)账号,然后就被自动续费了。”北京的赵女士表示,平台的说明字体特别小,很容易被忽略。

来自内蒙古的毛先生在使用Keep应用程序时,被“连续包月9元”的提示吸引,但实际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被扣费19元,持续了18个月。

退订通道隐蔽难寻

北京的张女士反映,她在爱奇艺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自动续费,但怎么也找不到关闭的入口,只能去找客服沟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表示,他使用的一些产品,自动续费时没有提示,扣费后也找不到退费途径。

02

法规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03

如何避免被“消费”钱包?

仔细阅读条款

在开通任何会员服务前,务必仔细阅读所有条款,特别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字。如果发现有自动续费的条款,一定要谨慎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项服务。

定期检查订阅服务

定期检查自己的支付账户,看看是否有不必要的订阅服务。如果发现有不需要的订阅,及时取消。

学会取消自动续费

不同平台取消自动续费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平台的操作指南:

  • 腾讯视频:打开App,进入“个人中心”>“VIP会员”>“续费管理”,关闭自动续费。或通过电脑端官网,登录后找到“我的会员”页面,关闭自动续费。

  • 优酷:在App内,进入“会员中心”取消自动续费。安卓用户也可通过手机设置中的应用管理关闭。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开通,可在相应支付渠道关闭自动扣款。

  • 支付宝:进入“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选择服务并关闭。

  • 微信支付:点击“我”>“支付”>右上角“…”>“扣费服务”,找到对应项目并关闭。

  • 苹果设备:打开“设置”>“Apple ID”>“订阅”,选择要取消的服务并点击“取消订阅”。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建议直接联系平台客服寻求帮助。

04

消费者如何维权?

如果发现被“消费”了钱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取消订阅:发现异常扣款后,第一时间取消相关订阅服务。

  2. 联系客服退款:及时与平台客服联系,说明情况,申请退款。

  3.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相关交易记录和沟通记录,以备维权之需。

  4. 投诉举报:如果平台拒绝合理诉求,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5. 法律途径:在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面对音频视频网站的自动续费陷阱,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钱包被“消费”,享受安心的数字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