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门脉栓塞的新希望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门脉栓塞的新希望
门脉主干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主要导致腹水、脾肿大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简称TIPS)是一种介入性手术,通过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通道,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具体来说,医生会通过患者的颈静脉插入导管,穿刺肝实质,到达肝内门静脉分支,然后置入可扩张的金属支架,从而建立一个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分流道。这个分流道可以显著降低整个肝外门静脉系区域的压力,达到治疗门脉高压并发症的目的。
手术过程
TIPS手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颈内静脉穿刺术:患者仰卧,头颈后仰20°~30°,头转向对侧。医生会在颈内静脉中段进行穿刺,因为这里位置表浅,且可以规避重要器官。
经肝静脉门静脉穿刺术:这是整个手术中最关键也是最具危险性的一步。医生需要精确地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通道,这要求对肝脏血管的立体空间关系有深入了解。
肝内分流道开通术:在成功穿刺后,医生会逐步扩大通道,为后续的支架置入做准备。
管腔内支架置入术:将可扩张的金属支架置入分流道中,确保通道保持开放状态。
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栓塞术:为了预防再次出血,医生会对曲张的静脉进行栓塞。
适应症与禁忌症
TIPS手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严重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并发症,如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腹水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 部分因血管病变所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TIPS手术。例如,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异常或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此类手术。
手术效果与并发症
TIPS手术的效果通常较为显著。以张女士为例,这位58岁的患者在手术后,门静脉压力从术前的40cm水柱降至25cm水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造影显示,曲张静脉已消失,支架位置精确,血流通畅。
然而,TIPS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研究显示,年龄、CTP评分和血氨水平是术后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医生在手术前会仔细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创新与前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TIPS手术的器械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海杰亚医疗开发的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采用了金属一体柔性针和亲水涂层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些技术创新使得TIPS手术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医疗技术,为门脉主干栓塞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这一手术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