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烟市场年增20%,中国出口额近800亿领跑
全球电子烟市场年增20%,中国出口额近800亿领跑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虽然不含焦油,但仍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对公共健康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电子烟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以防止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造成危害。
电子烟,又称电子香烟、电子雾化器、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使用者采用传统吸烟方式,把通过电子加热并气雾化的化学混合物(通常为液压混合物)吸入肺部的电子产品或装置。
电子烟主要由烟杆(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池、控制电路、气动开关、雾化器等元器件)和烟弹(包括贮液腔和吸嘴)组成;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锂电池提供能源,将烟油(主要成分是含天然香精以及微量烟碱(0-1.8%)的丙二醇和甘油混合液体)加热汽化为雾气,为用户提供吸烟的体验。
电子烟主要用于戒烟和香烟替代品,和传统香烟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经过燃烧,没有焦油、一氧化碳、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同时也不会大量产生对周围人群影响非常大的“二手烟”。
一、电子烟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进出口市场分析
中国电子烟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地区,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包括电池、芯片、雾化器等;中游设计制造包括雾化电子烟设备制造商与品牌商;下游终端销售则通过代理商和经销商将产品输送至消费者。
2024年,全球电子烟市场销售额为793.9亿元人民币(或约为245.5亿美元),呈现出稳步扩张的态势。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烟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935.3亿元人民币(或约为293亿美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0.54%。
北美和欧洲地区是电子烟消费量最大的市场,其中北美占有约35.36%的市场份额,欧洲占比约为25.47%。非洲地区虽然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全球电子烟市场竞争激烈,核心厂商包括British American Tobacco、Altria(Juul Labs)、Imperial Tobacco、Japan Tobacco等。中国电子烟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特别是在制造和出口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根据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发布的《2024-2029年电子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电子烟市场主要以外销为主,外销占比远高于内销。近年来,受监管政策影响,国内电子烟市场经历了大洗牌,内销市场有所收缩,但外销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电子烟出口金额达到792亿元人民币,而内销金额则相对较低。
中国电子烟用户规模相对较小,渗透率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子烟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和电子烟产品的不断创新,未来电子烟市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日益趋严。2022年10月1日起,《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施行,对电子烟产品的口味、添加剂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一政策对电子烟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