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脐疝怎么办?专家教你几招
宝宝脐疝怎么办?专家教你几招
“医生,快看看,我家宝宝的肚脐眼鼓了个包,这是怎么回事?”新手妈妈小张焦急地带着宝宝来到儿童保健室。这是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遇到的情况——婴儿脐疝。别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脐疝,以及如何科学护理。
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婴儿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主要由于脐环未能完全闭合造成。据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彭松伟介绍,脐疝气就是由于肚脐没有得到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肚脐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宝宝身上。一般来说,由于早产儿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完善,所以比足月儿更容易患上脐疝气。以及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便秘、过多哭闹等,都有可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75%的酒精或碘伏擦拭脐部,保持干燥,避免感染。特别是在换尿布或洗澡后,要仔细清洁脐周皮肤。
避免过度用力: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因为哭闹会增加腹压,使脐疝加重。同时,注意宝宝的排便情况,避免便秘导致用力排便。
定期观察:每天检查脐疝的大小和形状,记录变化。如果发现脐疝突然增大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为宝宝提供均衡的营养,增强体质。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确保营养全面。
适度运动:避免让宝宝进行剧烈运动,选择适合的活动方式,如婴儿被动操等。
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特别是对于早产儿,要更加关注脐疝的情况。
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大多数脐疝会在2岁前自然愈合,但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脐疝直径超过1.5厘米
- 脐疝出现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增多
- 宝宝因脐疝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
- 脐疝在宝宝2岁后仍未愈合
家长经验分享
一位新手妈妈分享了她的护理经验:“我发现宝宝脐疝后,首先保持冷静,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家庭护理。我每天仔细清洁脐部,尽量减少宝宝哭闹,还使用了医生推荐的脐疝带。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宝宝的脐疝逐渐好转。”
另一位家长则提醒:“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土方法’,比如用硬币压或使用未经医生推荐的脐疝贴。这些方法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脐疝虽然看起来让人担心,但通过科学护理和定期观察,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自然愈合。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呵护。记住,每个宝宝的成长节奏不同,不要过于焦虑,相信在你的细心照顾下,宝宝一定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