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愚且鲁”背后:苏轼育儿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4: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愚且鲁”背后:苏轼育儿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洗儿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孩子的独特期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父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苏轼在诗中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这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蕴含着苏轼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苏轼才华横溢,却因“乌台诗案”差点丧命,最终被贬至黄州。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聪明才智在政治斗争中可能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顺遂,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然而,苏轼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且鲁”吗?显然不是。这里的“愚且鲁”是一种反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讽刺。苏轼通过观察朝堂上那些身居高位者的情形,发现反倒是一些庸常之辈,最终居然可以无灾无难,一直做到公卿那样的大官。这种现象让他感慨万千,也让他对“聪明”有了新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教育压力已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康奈尔大学的研究,青少年在新学年中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大学申请、学习困难、时间管理等。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课外活动的负担也可能给青少年带来额外的压力。这些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轼在《洗儿诗》中表达的担忧。

苏轼的育儿观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他强调“学做人”比单纯追求智力发展更重要。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聪明”,现代成功学理论早已总结出一个人成功需要是三商并重,即智商、情商、逆境商并重。智商是代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俗称的“聪明劲儿”;逆商代表一个人抗挫折的能力,代表持之以恒的能力,即“韧劲”;而情商是三商中最关键的一商,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处事并利用社会关系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会做人”。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将半生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渴望改善他们的智力,让他们学得真本事,再去当大官,发大财,借以实现自己望子成龙的梦想。然而这样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并不是“聪明”。民间师傅带徒弟常说:“未曾学艺,先学做人”。不管是开发智力,还是学习新知,在教育的优先级上,都不应该超过“学做人”。

苏轼的《洗儿诗》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情感的培养。正如苏轼所言,有时候“愚且鲁”并非坏事,它可能是一种保护色,帮助孩子在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作为父母,我们应当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平衡学业与人格发展,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