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石化区六连冠,惠州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大亚湾石化区六连冠,惠州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惠州,这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活力之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万亿GDP目标冲刺。作为广东第五个“万亿工业大市”,惠州凭借其在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的突出优势,正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石化能源新材料: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在惠州大亚湾畔,一座世界级的石化产业新城正在崛起。这里是大亚湾石化区,连续六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已吸引114宗项目落户,总投资达325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占比近90%,形成了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大亚湾石化区不仅是石化联合会规划布局“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核心,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重点建设的石化产业基地。园区内,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壳牌、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推动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作为大亚湾石化区的北区,与石化区直线距离仅10公里,充分依托石化区原料隔墙供应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合成材料、高端化学品和前沿新材料产业。园区目标是2035年实现总投资2500亿元,年产值4000亿元,建设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
惠州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还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一极。TCL、德赛、亿纬锂能、华阳、利元亨、胜宏等一批龙头企业星罗棋布,形成了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三。
在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一场以“融合・创新・共赢”为主题的产教联合体会议正在召开。这是惠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学院与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8所产业学院,其中TCL产业学院被认定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已吸引1502名学生参与,近八成在仲恺高新区实习实践。
惠州正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35.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1.8%,为惠州经济稳增长发挥出关键支撑作用。
双轮驱动: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今年7月,广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支持惠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作用,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惠州提出,将高标准建设大亚湾石化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引进石化中下游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千亿级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石化产业集群。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惠州将联动广深佛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展望未来:万亿之城的崛起
作为广东经济总量第五城的惠州,2023年GDP为5639.68亿元,距离万亿目标尚需努力。但惠州已具备坚实的基础: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于2021年、2022年突破万亿元。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惠州正以“锻长板、扬优势、育新板”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到2035年,惠州两大支柱产业将跻身世界前列,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