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冬季进补的正确打开方式
广东人冬季进补的正确打开方式
“冬季进补,春来打虎”,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道出了冬季养生的重要秘诀。对于广东人来说,冬季进补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门讲究的学问。广东省中医药局发布的《广东省2024年冬季、2025年春季中医药治未病指引》指出,冬季是一年之中阳气向下向内收敛封藏的季节,消化力较之夏秋有所增强,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但是,广东的冬天与北方不同,气温相对温和,因此广东人的进补方式也独具特色。
广东人冬季进补的特点
广东人讲究“食疗”,冬季进补也不例外。与北方人大鱼大肉的“硬补”不同,广东人更注重“平补”,讲究温和、平衡。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在冬季,万物生机潜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减少阳气的扰动。
温润滋补的食材推荐
广东人冬季进补讲究“温润滋补,营养均衡”,推荐食材包括糯米、山药、黑豆、韭菜、木耳、龙眼肉、大枣、芡实、黑芝麻、猪肉、牛肉、羊肉、鹿肉、鸡肉、鸭肉、河虾、对虾、鲍鱼、海参等。这些食材不仅能够补充能量,还能滋养身体,增强免疫力。
实用进补食谱
肉苁蓉炖羊肉
- 原料:羊肉250克,肉苁蓉30克,陈皮1瓣,当归2片,生姜适量,食盐少许。
-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清水适量,炖1.5小时,调味即可。
- 功效:肉苁蓉能温肾填精,当归养血又去羊肉膻味,羊肉则是大补气血的食物,尤适宜于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的人群。
首乌芝麻核桃黑豆羹
- 原料:制首乌30克,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黑豆50克,红糖适量。
- 做法:材料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制首乌煮30分钟,捞起备用;把黑豆、核桃肉及芝麻用搅拌机打成粗粒状,再冲入首乌水中煮15分钟成羹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 功效:黑色食物入肾,能补养肾脏,对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白发脱发等人群尤为适用。
牛油香炒芦笋
- 原料:芦笋500克,牛油、食盐适量。
- 做法:将芦笋根部及皮削掉,切段,焯水备用;热锅,加入牛油,再加入芦笋炒香炒熟,加食盐调味即可。
- 功效:芦笋能增强人体精力、抵御疲劳。
红曲党参炖鸡
- 原料:鸡腿肉500克,党参15克,红曲米2.5汤匙,料酒1汤匙,生姜5片,食盐适量。
- 做法:鸡腿肉切小块,党参清水浸泡30分钟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电饭锅,倒入温水适量,充分搅拌均匀;加热沸腾后继续炖30分钟,调味即可。
- 功效:红曲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胆固醇高的人群,搭配党参能加强健脾益气之功,适用于代谢慢、体重管理人群。
莲子百合排骨汤
- 食材:排骨、山药、莲子、芡实、红枣、枸杞
- 做法:排骨焯水,山药切小段、红枣去核、莲子芡实清洗干净;所有食材倒入砂锅家清水炖2小时;出锅前加枸杞,盐调味即可。
- 功效:清淡又清补,适合一家老小饮用。
进补注意事项
虽然冬季进补好处多多,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避免盲目进补。广东省中医药局提醒,进补应遵循“适量温阳进补,不忘养阴,减咸增苦”的原则,避免过食大辛大热食物。同时,进补前最好先调理脾胃,让身体做好准备。此外,进补也要因人而异,体质不同,进补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冬季进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广东人讲究“食疗”,通过日常饮食慢慢调养身体,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不妨从现在开始,把上述食材和食谱融入到日常饮食中,让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记住,进补的最终目的是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增加负担。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大补”,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进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冬季进补,春来打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