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从散裂中子源到阿秒激光,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
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从散裂中子源到阿秒激光,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
1月10日,亚洲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启动建设。这是继中国散裂中子源之后,东莞迎来的又一大科学装置,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在科技创新领域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预计在2029年前完成。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第二个、亚洲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本次开工建设的6条束线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另外4条束线将在陕西西安建设,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
阿秒是人类目前能够掌握的最短时间尺度,1阿秒仅为一百亿亿分之一秒。利用阿秒激光脉冲,科学家可以实现对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操控,犹如使用“超高速摄像机”捕捉电子的“动态影像”。这一突破性技术将为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从散裂中子源到阿秒激光:东莞科技创新的升级之路
这一设施的建设,是东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早在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建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
如今,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东莞在超快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能力。两个大科学装置的协同效应,将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
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近年来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目前,科学城已集聚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创新生态体系。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不仅将提升东莞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动力。设施建成后,将广泛应用于基础前沿、高科技产业以及工业和航天等领域。在高科技领域,通过尖端核心技术创新,有望催生如超高速通讯与计算、高端激光制造等全新的产业领域。
随着这一项目的推进,东莞正加速迈向科技创新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松山湖科学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