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情下就医攻略:这些情况去急诊,这些情况看门诊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2: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情下就医攻略:这些情况去急诊,这些情况看门诊

2023年12月,随着新冠疫情的全面放开,各大医院的急诊室瞬间涌入大量患者。一位医生回忆道:“那段时间,急诊室就像战场一样,每天都有无数病人等待救治,医护人员忙得连轴转。”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选择急诊和普通门诊,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也影响着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转。

01

急诊与门诊:不只是名字不同

急诊和普通门诊,一个字之差,却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就医体验。

  • 病情紧急程度:急诊主要针对突发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如严重创伤、心脏病发作、呼吸困难等。而普通门诊则适用于慢性病管理、常规检查或轻微疾病,如感冒、咳嗽、慢性疼痛等。

  • 医疗资源配备:急诊室配备了各种专业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准备应对各种危急情况。相比之下,普通门诊的设备主要用于常规检查和诊断,种类和数量都相对有限。

  • 费用与流程:急诊因提供紧急服务,费用通常较高。而且,急诊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就诊顺序,而不是先来后到。普通门诊则遵循挂号、候诊、检查等标准流程,等待时间相对较长,但收费相对固定且较低。

02

疫情下的特殊考量

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变得尤为宝贵。一位儿科医生感慨道:“现在,医生加班是常态,周末两天都要上班。以前住院床位相对充足,普通肺炎都可以住院。现在,只要不是需要吸氧抢救的重症肺炎,首先都要门急诊治疗3天看看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合理选择就医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 避免不必要的急诊就诊:如果病情不紧急,尽量选择普通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避免占用宝贵的急诊资源。

  • 注意交叉感染风险:疫情期间,医院是感染风险较高的地方。选择门诊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 利用分级诊疗制度:轻症患者可以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必要时再转诊到大医院,这样既能减少等待时间,又能减轻大医院的压力。

03

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挂急诊呢?

  • 需要立即就医的紧急症状: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严重出血、剧烈头痛、高烧不退等。

  • 可以等待的非紧急症状:轻微发热、咳嗽、皮疹、轻度疼痛等。

对于特殊人群,选择就医途径时需要特别注意:

  • 老人: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慢性病管理,可以选择普通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儿童:发热3天以上且症状加重,或出现抽搐、呼吸急促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普通感冒、咳嗽等可以先在家观察。

  • 孕妇:如果出现腹痛、阴道出血、胎动异常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常规产检则可以选择普通门诊。

就医前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

  • 预约:提前通过电话或医院官网预约,减少等待时间。

  • 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携带消毒湿巾,避免触摸公共设施。

  • 携带资料:带上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本和近期的检查报告。

04

结语

合理选择就医途径,既能保证自己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又能合理利用宝贵的医疗资源。在疫情期间,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医疗系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