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0抗疫一线:急诊科如何筑起生命防线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8: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0抗疫一线:急诊科如何筑起生命防线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各国医疗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作为医院前沿阵地的急诊科,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接收发热病人到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急诊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凭借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新冠疫情初期,急诊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主任朱海燕回忆道:“那时,每天都有大量发热病人涌入,我们不仅要快速甄别疑似病例,还要确保普通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医院迅速调整了急诊流程,设置了专门的发热筛查区域,并实行严格的预检分诊制度。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急诊科医护人员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护士长赵卫燕几乎放弃了所有个人时间,甚至无法照顾生病的父亲。她回忆道:“有一次,父亲因为肌间静脉血栓腿肿得厉害,母亲实在没办法,打电话向我求助。我忙完一天的工作,赶着晚上9点多的高铁回了家,用一晚上的时间联系好后续诊疗,跟母亲叮嘱了护理方法,第二天一早,便又赶着清晨的车次回去上班。”

这样的故事在疫情期间屡见不鲜。护士长张娟因为工作繁忙,几乎错过了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两个儿子从上学到现在,我没能去学校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没有太多陪伴的时间,我有时会觉得恍惚,好像一眨眼,小儿子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到3年级了。”

尽管工作压力巨大,但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主管抢救间的医生韩辉表示:“进入抢救间的病人,第一目的不是治病,而是救命。我们每天都在和死神抢夺时间,每一场‘仗’都毫无预警。在时钟指针划过的固定刻度里,医护人员们步履不停——只有让自己语速更快、脚步更急,才能抢下更多生的希望。”

在疫情防控中,急诊科还承担着重要的筛查和转运任务。据朱海燕主任介绍,疫情期间,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医护人员的手机都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为了确保疑似病例得到及时隔离和治疗,医院还专门设立了应急隔离病房,并与疾控部门建立了快速联动机制。

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发热门诊主治医师翟永志回忆道:“有一次,我们接诊了一位94岁的老兵,他当时病情危急,经过我们的全力抢救,最终转危为安。看着老人如今的样子,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疫情期间的急诊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防护物资的短缺曾一度让医护人员感到焦虑。翟永志医生坦言:“那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防护装备不足。幸运的是,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很多企业和个人捐赠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让我们能够安心投入工作。”

此外,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加上对家人的牵挂,让许多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医院为此专门设立了心理辅导热线,并定期组织线上心理讲座,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压力。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急诊科的工作也逐渐回归正轨。但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医护人员都深刻体会到了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正如朱海燕主任所说:“我们其实跟其他人一样平凡,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坚持了下来。在急诊科,岁月中的每一次‘小确幸’,都是令人温暖的人间烟火。”

新冠疫情是对中国医疗系统的一次大考,而急诊科无疑是这场考试中最关键的考场之一。从最初的紧张应对,到后来的有序防控,急诊科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急诊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和感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