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艺术之名,温暖心灵”——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愈人计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艺术之名,温暖心灵”——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愈人计划’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QNUFOI0552927O.html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日益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在此背景下,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基于这一背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推出了“愈人计划”,这是一个围绕“艺术疗愈”主题的创新项目。该项目代表了美术馆职能的转向,从传统的“育人”扩展至关注公众心理健康,向疗愈身心的方向转变。该计划旨在通过艺术与心理健康的深度融合,缓解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美术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此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和当代艺术作品,为参与者营造出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在美术馆特殊场域内,“愈人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疗愈活动,帮助参与者在心理和情感层面得到有效疏导与调适。活动内容涵盖了展览导览、创作体验、艺术疗愈工作坊、城市行走等,通过这些形式,逐步实现心理压力的缓解、自我认知的提升、社交技能的增强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

此外,“愈人计划”通过跨学科合作,逐步将艺术疗愈的实践扩展至社区、学校、医院等多种场所,构建了一个广泛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服务对象涵盖社会各阶层,从社会观众到校内师生、社区老龄群体、医院住院病患、残障人士乃至社会弱势群体等,致力于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普惠性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充分发挥公益性美术馆的社会职能,该计划力求实现资源的公平共享,确保各类群体都能平等受益于这一创新的艺术疗愈平台,从而推动社会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

“愈人计划”不仅是一个艺术疗愈项目,更是一个响应国家政策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公众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期待通过该项目,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心理支持和疗愈服务,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自 2019 年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持续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及知乎圆桌平台的学者,开展了近百场心理学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发现观众对心理健康话题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每场讲座均展现出强烈的需求感,且上座率持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南艺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自 2023 年起,进一步邀请国内外艺术疗愈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艺术疗愈”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的讲座与工作坊。通过这些活动,公众不仅在心理健康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支持,还在情绪调节、压力释放、心理恢复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干预,许多参与者反映显著的情绪改善和心理舒缓。这些活动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单次活动的参与人数,更体现在它们带动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推动了艺术疗愈作为心理干预手段在公共生活中的普及与应用。



项目特色

1.沉浸式多感官体验
南艺美术馆通过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视觉资源,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艺术疗愈环境。与传统的疗愈空间不同,南艺美术馆不仅仅关注视觉感官的刺激,还充分调动了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体验。比如,通过空间的音效设计、触感互动作品等,参与者能全方位地感知艺术的氛围和情感,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共鸣和疗愈效应。


2.跨学科合作
南艺美术馆的项目团队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疗愈专家、艺术家、心理学学者以及脑科学领域的专家,构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拓展了艺术疗愈的实践维度,也促成了艺术与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创新。通过整合艺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项目旨在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疗愈体验,使参与者能够从感知、情感、认知及神经生物学等多维度全方位理解和体验艺术的疗愈功能,进而促进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调适和康复。

3.结合馆藏资源,深度活化文化资产
南艺美术馆高度重视馆藏资源的活化与再利用,特别是通过特定艺术主题的策划与实施,推进艺术疗愈项目的多样化与深度化。例如,近期开展的“非洲木雕”项目,充分整合了美术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多元化的艺术疗愈活动。通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参与者不仅能体验非洲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心理和情感上的疗愈力量。


这种馆藏资源的活化策略,使得艺术疗愈不仅仅作为一种心理干预工具存在,而是成为一次深入的文化与艺术探索之旅。这一过程中,参与者通过对具有深厚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的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与再解读,实现了对自我和他者的深层次理解与反思。通过这些艺术形式的介入,参与者能够在创作与反思的动态互动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慰藉,从而实现深刻的内心成长。

在学术层面上,这种基于馆藏资源的艺术疗愈项目不仅提升了艺术作品的教育与研究价值,还通过文化符号与心理疗愈的结合,探讨了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与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具体而言,通过对非洲木雕等艺术作品的多维度解读与体验,参与者能够在文化语境中理解艺术的象征意义与情感表达,促进其自我意识与文化认同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不仅作为美学对象被欣赏,更作为心理与文化研究的媒介,推动了艺术疗愈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4.个性化和主题性设计
美术馆的艺术疗愈项目通常围绕特定艺术主题进行精心策划,强调个性化的参与体验,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交织与融合,提供一种深度的心理与情感调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绘画、雕塑、诗歌、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创作欲望,还能有效促进其情感的表达与内心的自我探索,进而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释放与心理的修复。


实践与研究

作为高校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充分发挥其在艺术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通过持续开展“美术馆场域艺术疗愈”主题的实践与探索,推动艺术疗愈在社会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美术馆不仅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与心理疗愈机会,还通过紧密结合学术研究,与国内外心理学、艺术疗愈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合作,构建了科学化、系统化的疗愈项目设计与评估体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术馆通过为疗愈项目设计数据测量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科学的比对与分析,从而实现疗愈效果的量化评估与监测。这一过程充分借鉴了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量表、问卷等生物反馈数据,综合评估参与者在艺术疗愈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认知调整与生理反应。

通过专业化的数据测试与效果评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能够获取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为艺术疗愈的持续优化与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数据分析不仅为疗愈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项目的复盘与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反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