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晴教你如何预防西藏高原反应
安晴教你如何预防西藏高原反应
“高反”是许多游客在西藏旅行时最担心的问题。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西藏旅游向导,我深知高原反应对旅行体验的影响。今天,我将结合专业建议和实际经验,为大家带来最实用的高原反应预防指南。
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也称急性高原病,是指人们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即海拔>2500m)或久居高原者进入到更高的海拔地区,人体不耐受低压低氧环境出现的一系列病理性反应。然而敏感人群在低海拔地区也会出现不适症。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失眠、腹泻、手足发麻、少尿等。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其次是失眠,恶心和食欲减退也较为常见。若轻型急症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会发展成重型急性高原病,即致命性高原型肺水肿或高原型脑水肿。
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
逐步适应
“预防高原病的最好方式,就是逐渐缓慢上升到高海拔的地区。”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杨萍如是说。建议缓慢提升海拔高度,给予身体充分适应时间。比如,可以选择从低海拔地区逐步进入高原,避免直接进入高海拔地区。在高原地区,初到高原应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活动,充分休息,保证睡眠,不必急于参观、购物或工作。
药物预防
- 乙酰唑胺: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推荐的成人预防剂量为口服,12小时一次,每次125mg。儿童推荐剂量为口服,12小时一次,每次2.5mg/Kg(最大剂量为125mg)。最好在登山前24h-48h开始给药,并在高海拔地区持续48h,或根据需要延长给药时间。
- 地塞米松:可以作为乙酰唑胺的替代药物,用于急性高原病中危或高危成人旅行者。推荐成人剂量为口服,每6小时2mg或每12小时4mg。但地塞米松长期服用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不能作为儿童急性高原病的防治药物。
- 布洛芬:研究发现,口服布洛芬(600mg /次,3次/d) 能够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其效果略逊于乙酰唑胺。可用于不愿服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对这些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
- 复方丹参滴丸:进驻高原前开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05 mg /次,3次/d,连续服用6 d) 能降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改善作业效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和结构、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合理饮食
-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米饭、面条等。这些食物能够提供能量,帮助身体应对高原环境的能量需求。
- 新鲜水果和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蔬菜如青菜、胡萝卜、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 坚果和干果:例如杏仁、核桃、葡萄干等,含有丰富的能量和营养,可以作为零食补充体力。
-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可以选择鸡肉、鱼肉、豆类、坚果等食物。
-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减轻脱水症状。
- 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高原环境下,消化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尽量避免过于油腻、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
其他注意事项
- 保持健康状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
- 合理饮食与水分补充:多喝水,多吃碳水化合物,避免脱水。
- 预防感冒:高原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非常容易受凉导致感冒,应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初达高原前3天尽量避免洗头、洗澡。
- 正确用氧:按照氧气使用说明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如缺氧较轻,身体能够代偿,最好不要吸纯氧,避免形成氧气依赖,导致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延长。
实用建议
选择合适的入藏路线
推荐从低海拔地区逐步进入高原,比如选择低海拔的林芝作为入藏第一站。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林芝机场海拔2900米。林芝进藏是有效缓解高原反应的方式之一。林芝风景秀美,山清水秀,春夏秋冬风景变幻多彩,植被覆盖率高,含氧率高。因此林芝进藏,出现高原反应的几率要小一些。林芝的旅游景区发展也相对成熟,饮食住宿都发展很完善,是一个不错的度假胜地。去西藏旅游,完全可以在林芝游玩2-3天适应高原气候和海拔后再去西藏其他地区游览。
携带必要的药品和设备
- 医用氧气袋或钢瓶氧:建议携带医用氧气袋或钢瓶氧,一旦出现症状可在下海拔的同时采取鼻导管或者面罩持续吸氧。
- 常用药物:如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布洛芬等,以及止痛药、止吐药等缓解症状的药物。
- 吸氧设备:如便携式制氧机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
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紧张。高原反应的发生与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减轻症状。
高原反应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充分的准备,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希望这份实用指南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原反应,让西藏之旅更加安全、舒适。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考虑下撤到低海拔地区。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