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专家教你: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补铁王”
协和专家教你:这些食物才是真正的“补铁王”
“小明是邻里中有名的‘小淘气’,别看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但淘气的本领一点也不差。由于小明又瘦又小,头发又黄又细,还总支棱着,同学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小瘦猴’。小明虽然平时爱玩爱闹,但一上课就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小明吃饭也让家长操碎了心,按照小明家长的话说,就是‘平时不好好吃饭,就爱吃零食’。有一次,小明妈妈无意中看到小明在抠墙皮,边抠边往嘴里送,这可着实把小明的妈妈吓了一跳,于是就带着小明去看医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明的这种行为在医学上被称为异食癖,常见的原因是缺乏微量营养素,其中铁元素缺乏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儿童、育龄期女性、老年人和素食者。饮食中铁元素摄入减少或饮食不均衡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的常见表现包括皮肤苍白、易乏力、易脱发、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个比较特殊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异食癖,即摄食中出现一种特殊癖好,对通常不应进食的物品产生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行为,多出现在幼儿或学龄儿童中。
小明除了吃墙皮,还有身材矮小、体型偏瘦及头发发黄等症状,再加上小明不好好吃饭,非常喜欢吃零食和甜食,饮食的营养可能非常不均衡,缺铁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异食癖,且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或受限等,应尽快带孩子就医。若通过检查确定有铁缺乏或贫血的问题,需要及时补充铁元素,补充后大多数孩子会有所好转。除此以外,家长还要纠正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行为,三餐要规律,食物搭配要均衡,尤其快到正餐的时间要少吃零食或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每天要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优选瘦肉、鱼、禽、蛋类、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等;当然,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精神紧张或焦虑的问题,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多给予鼓励和陪伴,有助于孩子缓解异食癖。
血清铁低,即血清中铁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引起的:
类别 | 原因 | 描述 |
---|---|---|
铁需求增加 | 生长发育期 | 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求量较大。 |
特殊生理状态 | 如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等情况,铁的需求量增加。 | |
铁吸收障碍 | 胃肠道疾病 | 十二指肠或空肠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因素导致铁吸收障碍。 |
维生素C缺乏 | 影响铁的吸收。 | |
铁丢失过多 | 消化道出血 | 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等多种情况。 |
月经量过多 | 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 |
其他原因 | 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
综上所述,血清铁低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铁需求增加、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等。了解具体原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面对血清铁低的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饮食来补充。然而,市面上流传的一些“补铁”食物,真的有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补铁误区:红糖红枣真的有用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补血,实际上是指补充体内的铁元素。当提到补血和补铁的食物时,很多人会提到红枣和红糖,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然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误解。
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说说红糖。红糖中的铁含量非常有限。每100克红糖中只含有2毫克的铁,而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取20毫克的铁。也就是说,如果想要通过红糖来补充铁,就需要每天摄取1000克的红糖,相当于2斤。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而且,红糖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其吸收率较低。因此,贫血的人不要寄望于红糖来补铁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红枣。红枣的情况和红糖差不多,它们含铁量不多且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红枣的铁含量并不高!特别是鲜枣的铁含量更低,每100克只含有1.2毫克的铁。干红枣的铁含量稍微高一些,每100克比红糖多0.3毫克的铁。此外,红枣属于植物性食物,其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其吸收率只有3%~5%。此外,植物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纤维等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这么一通算下来,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吧?
科学补铁:这些食物才是“补铁王”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关于非血红素铁,它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前文提到的红枣和红糖。然而,这些食物的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也较低。因此,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和动物肝脏。
第三名:红肉
通常,我们将肉的颜色为红色的称为"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红肉富含铁,其吸收率高达20%。以常见的猪肉、牛肉和羊肉为例,它们的铁含量分别为:猪肉3毫克/100克,牛肉3.3毫克/100克,羊肉3.9毫克/100克。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超过500克。
第二名: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在铁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色。以最常见的猪肝为例,每100克猪肝含铁量为22.6毫克,且是易于吸收的血红素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肝脏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人群不宜过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月食用动物内脏2~3次,食用33克猪肝即可满足人体对铁的需求。
第一名:动物血
动物血及其制品中富含铁,几乎全部为血红素铁,易于人体吸收利用,平均吸收率在20~30%,对补血非常有帮助。以常见的猪血为例,每100克猪血含铁量为8.7毫克,而同重量的牛肉仅为3.3毫克,瘦猪肉则仅为3毫克。相比之下,猪血的铁含量是牛肉和瘦猪肉的2.5倍以上,可以说是非常高的。此外,研究发现,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在肠道内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部分会吸收大量水分和肠内有害物质,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起到润滑肠道和通便的作用。
提升补铁效果的小妙招
补铁的同时,还应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椒、萝卜缨、芥菜、酸枣、鲜枣、猕猴桃、柑橘等。因为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显著地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总结下来,想补血,就得这样吃:含铁食物+含维生素C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菜的搭配。
特殊人群补铁指南
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建议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的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偏食。
孕妇
孕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孕晚期。建议每周食用12次动物肝脏,每次50100克。同时,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出现铁缺乏。建议适量增加红肉的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多样化,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注意事项
- 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因为其中的鞣酸和多酚类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
- 如果需要同时补充铁和钙,最好错开时间,因为两者会相互干扰。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都会影响铁的吸收。
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可以有效改善血清铁低的症状。然而,如果已经明确是缺铁性贫血,仅靠食补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补铁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遵医嘱使用铁剂等药物,让贫血状况得到快速纠正。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尤其是药补,哪怕只是口服补铁剂,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