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山消防站的暖心守护:20名小学生的候车故事
书堂山消防站的暖心守护:20名小学生的候车故事
每天清晨6点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书堂山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为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准备着热腾腾的早餐:包子、鸡蛋、烧麦和牛奶。这些小客人是附近20多名小学生,他们每天在这里等待校车的到来。
一个暖心的开始
书堂山消防救援站位于交通要道芙蓉北路上,南边是丁字湾街道,北边是桥驿镇,在三地交界处,每天早上都有约20个小学生等候校车去上学。消防站的“候车室”就设在站内的一间小房间里,干净整洁,空调早已开启,为孩子们驱赶冬日的寒冷。
“孩子们,快来吃早餐啦!今天是你们的期末考试,祝你们考出好成绩!”消防员们热情地招呼着孩子们。20分钟后,校车准时抵达,消防员打着伞将孩子们一一送上车,目送他们安全离开。
从“候车室”到“暖心窝”
这个“候车室”的设立源于消防员们对孩子们的细心观察。原本的候车点距离消防站几十米远,车辆多、车速快,存在安全隐患。加之冬天天亮得晚、气温低、雨雪天气多,消防员们决定将站内的一间小房间改造成了“候车室”,让孩子们免受风吹雨淋之苦。
为了彻底打消家长们的顾虑,消防站还贴出了一封“公开信”:如果有家长早上来得较早校车未到,下午有事未能及时接送的,消防站愿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的候车点;此举不收取任何费用,有需要的家长请及时联系。
双向的关爱
“把孩子交给消防员,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家长佘先生说。消防员们的细心和关爱,让家长们感到无比安心。
在等待校车的时间里,消防员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早餐,还利用这个机会教授他们消防知识。孩子们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消防员的感激:元旦时送来的手工小灯笼,画着消防员灭火场景的立体画,画的下面还工整地写着:“消防员叔叔辛苦了。”
雷锋精神的传承
书堂山消防救援站所属的望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始建于1978年,是一支流淌着雷锋血液的队伍。大队坚持“学雷锋模范消防大队”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家乡消防兵,竭诚奉献为人民”的誓言。
在大队的营区里,雷锋塑像、“锋”文化长廊、“锋”字号场馆、“信念能量站”等元素随处可见。消防员们时刻牢记《锋消防“七问”》:如果严寒酷暑挑战训练极限,你是否能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如果灾情需要遂行多样任务,你是否能够全能出击、战无不胜?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灭火救援中,更融入了消防员们的日常行动。从设立“候车室”到帮扶特殊教育学校,从打造消防教育基地到缩短紧急疏散时间,消防员们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雷锋故事,传承着雷锋精神。
爱的双向奔赴
“群众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为人民服务是消防员不变的天职。”书堂山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康韬涛说。消防员们的付出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认可和回报。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和感谢卡片,家长们的一声声感谢,都是对消防员们最好的褒奖。
这种双向的关爱,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也让消防员们感受到了职业的荣誉和价值。正如一位消防员所说:“每次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在长沙,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消防员雨中撑伞守护轻生女孩,少年为消防车引路,小朋友给消防员送辣条……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汇聚成了一股温暖的力量,让城市充满了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