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仓颉造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你get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5: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仓颉造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你get了吗?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被认为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他观察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从而开启了中华文明书写的历史。传说中,仓颉非常聪明,他观察自然界的万物,特别是鸟兽的足迹,从中得到灵感,创造了最初的汉字。仓颉造字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文字记载的时代,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工具。让我们一起揭秘仓颉造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吧!

01

仓颉造字的传说与历史记载

仓颉,这位被誉为“中华文字始祖”的传奇人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文化英雄。据史料记载,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有着“中华文字始祖”之称,系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世本·作篇》《荀子·解蔽》《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说文解字序》等诸多典籍均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事迹,尤其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

传说中,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他发现鸟类的足迹、野兽的行踪以及山川的形状都蕴含着一定的规律,于是将这些规律融入到文字的设计之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仓颉终于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这就是传说中的“仓颉篇”。

02

仓颉造字与汉字演变

仓颉造字的传说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漫长历程。以“盐”字为例,其字体的演化过程暗含了古代中国的制盐方法。

相传远古时代夙沙氏部落煮盐为生。炎黄一统后,炎帝和夙沙氏去拜见黄帝,进献了卤盐,其结果调出的食物味道鲜美。于是,黄帝命仓颉造盐字。仓颉是古代传说中的汉字的创造者。他在黄帝时期担任左史官,因受到鸟兽足迹的启发,创造了汉字。仓颉结合夙沙氏煮盐的过程及身为炎帝之臣工等多重含义,造出了“鹽”字。

“鹽”字由“臣”、“人”、“卤”、“皿”四部分组成。《说文解字注》解释说:(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十字各本作咸也二字,今正。盐之味咸。盐不训为咸。玄应书三引说文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盐"字的字形经历了从金文到篆文、隶书、楷书的发展。到了秦系文字中,"盐"字正式化,变为从"卤"、"监"声的形声字,这一字形被后来的篆文、隶书、楷书所继承。

“盐”字暗含的制盐方法:
无论是金文“覃”,还是古“鹽”字,从字形上看,都是将“卤水”放在“器皿”之上。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代制盐场景,就是盐官即“臣”下参与其中,接下来少不了的是“人”=盐民盐工,辛苦的盐民盐工将“卤”水盛放在特定的器皿里,通过人力晾晒或者煎煮的方式使其凝结成盐晶体,即晒制法和煮卤法,或二者同时采用。熬煮制盐法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皿”字部分,比如像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这样交响乐奏了起来。以下就是古法制盐的主要方法:

  • 井盐法:这是一种通过挖井抽取地下卤水,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制盐。古人在有盐卤矿的地方挖井,将地下的卤水抽出,然后倒入大锅中加热蒸发,水分蒸发后,盐分就会结晶出来。
  • 火煮法:这是一种通过加热蒸发卤水,使盐分结晶的方法。古人将含有盐分的卤水倒入锅中,然后用火加热,水分蒸发后,盐分就会在锅底结晶。
  • 土法制盐:这是一种利用土壤中的盐分制盐的方法。古人在盐碱地上挖坑,然后将含盐的土壤放入坑中,加入水,搅拌,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使盐分结晶出来。
03

仓颉造字的文化意义

仓颉造字的传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文字创造的故事,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知识的尊崇和对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文字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桥梁。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仓颉造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交流思想、记录历史。同时,文字的产生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通过文字,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传递给后代,使得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此外,仓颉造字的传说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文字的崇敬之情。在古人眼中,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神圣的象征。它代表着智慧、权威和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仓颉这位伟大的文化英雄,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崇拜的对象,他的事迹被传颂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等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平等使用。联合国中文日就被定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

联合国中文日为何要定在谷雨呢?据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由来。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一般这个期间,联合国会举办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将中国的茶道、刺绣、书法等传统文化技艺向全世界进行展示。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这一新倡议的提出旨在庆贺多种语言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六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在这一新倡议下,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工作地点都将举办六次庆贺活动,以纪念每一种联合国工作语言。

3月20日 法文日(法语组织的成立纪念日)
4月20日 中文日(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4月23日 英文日(威廉·莎士比亚诞辰日)
6月6日 俄文日 (亚历山大·普希金诞辰日)
10月12日 西班牙文日(纪念哥伦布于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
12月18日 阿拉伯文日(联大于1973年12月18日通过第3190号决议,决定将阿拉伯语作为第六种官方语文)

仓颉造字的传说,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正如联合国将中文日定在谷雨,以纪念仓颉造字的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全世界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敬仰和认同。汉字文脉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汉字既古老又现代,以强烈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大的超方言性著称于世,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