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多个鬼谷子修道地云梦山,他到底在哪创办中国第一所军校?
全国十多个鬼谷子修道地云梦山,他到底在哪创办中国第一所军校?
鬼谷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纵横家的鼻祖。相传他在云梦山修道,并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军事学院。然而,中国多地都有云梦山,每个地方都声称是鬼谷子的修道之地。那么,鬼谷子究竟在哪个云梦山创办了这所传奇的军校呢?
山西晋西交口县云梦山
交口县云梦山位于隰县以北、交口县城西15公里的石口乡桥上村。此云梦山海拔1800米,地处一地质断裂带上,裸露的悬崖石壁高数十丈,呈弯曲条带状分布,构成云梦山的主体。
据《隰州志》对云梦山的描述:“谁云名胜仅天台,此地帘岩曙色开。洞里无天云自霭,峰头有日雨时摧。野僧采药沿崖走,好鸟衔花傍水来。乘兴登临遥极目,恍似二岛一蓬莱。”
这里至今保留着讲经洞、孙膑洞、龙泉洞等许多遗址。留存有神话传说中的“天书涯”、“神驾落雕窝”,孙膑、庞涓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著名的军事家点兵演练的桃林。
同时还有唐代名将薛仁贵征西时,鬼谷子曾授薛丁山神雕弓和穿云箭的校场,并通过碑刻铁定要证明自己的不俗。
然而要去到岩洞,需通过悬崖上的木栈道,走在上面通往岩洞的过程中,有种探险的猎奇兴致,惊险之余又充满新鲜刺激之感。
交口云梦山的庙宇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碑碣记载,可知汉唐以来即有修建,但年代久远无文字记载,唯明嘉靖年间,始有碑记,碑曰系皇庆元年所筑。
在70多米高的绝壁之上,天王殿、三清观、玉皇庙、财神庙、水母娘娘庙等一字排开,左右约百余米。
各处庙宇都依山势就石窟而修筑,远远望去庙宇巍峨,疏密有致,点缀于崇林幽壑、苍松翠柏之间,实为壮观,别具特色。
除了岩洞,云梦山还有一处水帘洞,古称龙泉,泉水从石壁上倾泻而下,形成瀑布,蔚为壮观,古碑文称其为“水帘洞”。
河南淇县云梦山
淇县云梦山,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谷内有鬼谷洞。
据《淇县志》鬼谷洞:“世传鬼谷子隐居处”。鬼谷因人而名,或鬼谷子因谷而名。李悝(商鞅之师)也曾在此隐居过。
《淇县志》还记载,在鬼谷洞周围有“苏秦台、张仪井 、孙膑寨、庞涓井”等,是闻名千古的遗迹。
云梦山现存水帘洞、孙膑洞、毛遂洞、苏秦洞、张仪洞、舍身台等鬼谷子及弟子们的丰富文物遗迹。
鬼谷子出世、井中相会、请师出屋、鬼谷子与云梦豆腐、百担有余、鬼谷子二相孙膑等数不完的有关鬼谷子的故事,在淇县广为流传。
有关淇县云梦山鬼谷洞的史料记载,有《老君碑》、元代赵孟頫诗、《贵元思真洞天碑》等。
在淇县云梦山有个鬼谷大洞,它位于云梦山半山腰处,形似崖屋状,外敞内收,高约3米,深约8.5米,宽约4.8米。洞壁为海沉积岩,洞口两侧有人工凿成的门栏,上方有装门的石孔,洞门由象形的鲤鱼把守,上方左右两侧有天然的石钟、石鼓。
相传古人敲一下鼓,洞源村都能听到。距洞1.5米处,右边沿洞顶直斜而下有一岩石,称云梦床。
人若平卧在上面,两腿自然分开,两手自然松垂两侧,自然会屏闭了胸部呼吸,出现腹部呼吸(丹田呼吸),这就是道教的上乘内炼功法——胎息法,亦称睡仙功。
鬼谷洞古迹1986年列为淇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0年1月20日签发文件,决定命名淇县为“中国鬼谷子文化圣地”。
河南汝阳云梦山
河南洛阳市汝阳县云梦山,古属伊阳地,唐设伊阳县,1959年因与宜阳县谐音,以县城居北汝河之北改称汝阳县至今。
汝阳云梦山位于县城南约4公里处,现有鬼谷村鬼谷洞。
汝阳县云梦山中鬼谷最早历史文献时间是宋代。此后,元、明、清各时期又有不少地方志史料,也记载鬼谷先生所居"鬼谷"在汝阳云梦山。
据《明汝州全志》引《广舆记》记载:"鬼谷子尝隐此,俗传苏秦、张仪授书处"。
明正德《汝州州志》记载:"云梦山在伊阳县城南七里,相传鬼谷子修道处。"
明成化《河南总志》卷七记载:"云梦山在嵩县东九十里(即今汝阳),昔鬼谷子游息于此,一名鬼谷山,前有水帘洞"。
东晋郭璞有诗云:"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说明鬼谷子所居之地有清溪相傍。《伊阳县志》记伊阳马蓝(兰)河即古清溪。清溪在桃源山边,有古洞,位于鬼谷村边。
同时据汝阳鬼谷洞出土的文物,此洞自战国时期始,古代各时期曾有人在此居住。
在古清溪河旁的鬼谷村鬼谷洞内,出土的文物经鉴定,其中有时间较早的东周青铜戈,有汉代陶罐和宋代瓷器,还有铁斧等。
洞内还出土有供奉鬼谷先生的石碑一通。这些文物的出土,证明此洞的始用年开始于战国,历经汉、宋、元、明、清都曾使用。
在汝阳云梦山,现存有鬼谷洞(本地人又称云梦洞)、孙膑洞、传兵洞、桃源宫、说泪井、试剑石、石八阵、演兵场、镇奸石、孙膑墓、鬼谷墓等分布于山周围。
1993年在此地曾举办召开"鬼谷子古军校遗迹研讨会"。
河北省邢台云梦山
邢台云梦山,位于太行山中段、晋冀交界的邢台市信都区冀家村乡石板房村。
邢台云梦山主峰海拔1300多米,这里地貌奇特,山势怪异,自下而上分为4层,分别为碧溪幽谷“下壶天”、峭崖飞瀑“中壶天”、水帘仙洞“上壶天”、天上人间“天外天”。
进入云梦山,恍如进入一只大肚茶壶中,只见四面山势峭拔,赤壁翠崖,头顶只一片圆天,神秘莫测,故称“壶天仙境”,也称云梦仙境。
这里留存有讲经洞、洗剑池、孙膑峰、庞涓岭、毛遂洞等大量文化遗存。传统折子戏《鬼谷子下山》,鬼谷子与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众弟子的传奇故事流传在石板房村一带。
这里还有个鬼谷崖,又称鬼谷,鬼谷沟,在云梦山旁边,马岭关下。
据《顺德府志》记载:“邢台城西北160里马岭,山势险峻,下有沟涧名鬼谷沟,相传为鬼谷子隐居之地。”
清代《畿辅通志》卷四十一载:“马岭口,在顺德府西北一百六十里,居民千家,山势顺险,下有涧沟二十余丈,名曰鬼谷,相传为王诩(即鬼谷子)藏修处。
陕西宜君云梦山
据宜君地方志《同官县志》记载,秦惠王八年,60余岁的鬼先生入秦,隐于雍州频阳之云梦山清水谷,传道授业,著书—说。
据《同官县志》同官(今铜川)古属雍州,秦隶内史,汉设祋祤,晋曰频阳。
铜川在春秋战国时代,为秦国的领地。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设置频阳县(县治在今富平县薛镇),辖今铜川。
秦统一六国,都咸阳,铜川地区为内史地,属频阳县。
云梦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云梦乡以北15公里,主峰海拔1535米,属桥山山脉子午岭余脉,焦坪雁门山岭高峰之一。
云梦山东接雁门,西绕漆水,峰高千仞,林木苍翠。
主峰南侧壁立千仞,如刀劈斧削。石崖上有两排石窟。
据《铜官县志》云:“云梦山岁有庙会焉。诸峰多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至一千四百公尺,西北高而东南低,层峦叠嶂,耸峙县北,此境内之真之也。”
鬼谷子来此修道之后,看到此山终日云雾缭绕,加之山水奇秀,遍地奇花异草,遂将此山取名为“云梦山”,意为“人间之仙山,梦中之所在。”
今天,在云梦的村村寨寨,沟沟峁峁以及周边地区,到处都流传着鬼谷子脍炙人口的美妙故事。
"云梦山的传说"、"鬼谷子与七星洞"、"云梦仙泉"、"锁子沟"、"鬼谷子点化兴市村"等故事。它满足了老百姓朴素的文化心理,凝结着老百姓的聪明智慧。
云梦山,伴随着神秘的鬼谷子传说,成为了众多地方的文化符号和旅游胜地。
尽管这些传说可能源于民间,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来证实鬼谷子确实曾在此隐居,但它们无疑为当地的旅游产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吸引力。
鬼谷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智慧与策略至今仍被传颂。
将这样的历史人物与云梦山相联系,不仅增强了地方的文化底蕴,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古代智者风范、探寻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独特文化背景的旅游景点往往更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各地云梦山都凭借其与鬼谷子的传说,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尽管云梦山与鬼谷子的传说可能源于民间,但它们对于今天发展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地方的文化内涵,还为当地带来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和多元化的发展契机。
在未来的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传说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云梦山旅游品牌,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