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客车深夜禁行,新规来了!
长途客车深夜禁行,新规来了!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一项重要新规:从今日起,长途客车在晚上2点到5点之间将被禁止行驶。这一举措旨在减少疲劳驾驶的风险,确保每位乘客都能安全出行。同时,省际卡点也将严格执行这项新规,一旦发现违规行驶的大巴车,将会被强制引导下高速或至就近服务区休息,直至凌晨5点后才能再次上路。让我们一起遵守新规,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新规具体内容
根据《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规定,长途客车在凌晨两点至五点之间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这一时段内,客运车辆必须停在附近的安全区域,司机也有责任提醒乘客避免随意走动。
此外,该规范还详细规定了客运驾驶员的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例如,日间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并且每次停车休息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在24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同时,任意连续7日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期间需要确保有有效的落地休息。
政策背景与目的
春季气温回升,客货运输、春耕务农、旅游踏青等活动增多,交通安全风险有所上升。公安部交管局发出客运安全提示,强调深夜(0时至2时)、凌晨(4时至6时)和午后(11时至13时)是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的多发时间段。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人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操作失误增加,严重时会对车辆失去控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直接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总量的21%,疲劳驾驶事故死亡率高达83%。可见,疲劳驾驶是造成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经验借鉴
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规定。例如,美国联邦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局规定,长途卡车司机每天驾驶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每7天内驾驶时间不得超过60小时。欧盟则规定,长途司机每天驾驶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每周驾驶时间不得超过56小时。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障司机和乘客的安全,减少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
实施效果与影响
虽然新规实施时间尚短,但可以预见,这一措施将对减少夜间交通事故、保障司机乘客安全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强制休息,司机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降低疲劳驾驶的风险。同时,乘客也能享受到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乘客与司机的应对建议
对于乘客来说,需要提前规划行程,尽量避免在禁行时段出行。如果必须在夜间出行,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火车或飞机。对于司机来说,要严格遵守规定,合理安排驾驶和休息时间,确保自身和乘客的安全。
安全出行,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遵守新规,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