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抑酸药与创新术式: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迎来突破
新型抑酸药与创新术式: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迎来突破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幸运的是,医学界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仍是首选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因其强大的抑酸作用,成为治疗的首选药物。研究显示,PPI能够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常用的PPI包括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抑酸药物——富马酸伏诺拉生。与传统PPI不同,伏诺拉生的服药时间不受饮食影响,即使在饭后服用也能发挥良好的抑酸效果。对于那些对传统PPI反应不佳的患者,伏诺拉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内镜治疗:微创技术带来新希望
对于部分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内镜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内镜下抗反流治疗(EART)通过增强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重建胃食管结合部(EGJ),修复受损的抗反流屏障。
内镜下热能射频治疗(STRETTA)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内镜治疗方法。该技术通过向LES和胃贲门肌肉输送射频能量,使LES发生破坏、再生和纤维化,从而增加其厚度和压力。研究显示,STRETTA手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较少。然而,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经口胃底无创折叠术(TIF)是另一种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该技术通过内镜在食管下部进行胃底折叠,重建抗反流屏障。与传统手术相比,TIF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操作便捷等优势,特别适合轻症患者和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手术治疗:创新术式提升生活质量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传统的胃底折叠术和LINX装置植入术已被广泛应用,但近年来,一种名为Kamikawa术式的创新手术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
Kamikawa术式是一种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术,主要用于治疗贲门癌和胃上部癌。该手术通过在食管胃吻合口处构建肌瓣,模拟“人造贲门”的功能,有效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利用胃前壁浆肌瓣覆盖吻合口,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
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中心东院胃肠一科周少飞主任团队成功完成的一例Kamikawa术式,标志着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术后患者恢复快、进食早、吞咽通畅、无反流等不适,充分展示了该手术的优势。
个体化治疗: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面对多种治疗选择,患者应该如何做出决策呢?专家建议,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药物治疗可能是最佳选择。而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可以考虑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疗法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