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若发生战争,最好的资产保值方法是什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6: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若发生战争,最好的资产保值方法是什么?

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如何守护好自己的财富?这是一本经典著作《二战股市风云录》探讨的核心问题。作者巴顿-比格斯,这位华尔街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通过对二战期间各类资产表现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在极端环境下财富保值的奥秘。

资本市场对战争走势的精准预判

比格斯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股票市场对于战争局势的预测往往惊人地准确。

1940年夏天,英国正处于二战期间的最低谷。英国远征军刚刚在欧洲大陆遭遇惨败,法国和波兰被纳粹德国击败,美国尚未参战。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对英国海上运输线构成巨大威胁。丘吉尔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整个二战期间他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伦敦股市在这一时期却率先嗅到了转机。1940年6月初,伦敦股市开始抄底反弹,投资者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英国不会被征服的信心。直到18个月后珍珠港事件爆发,英国人才最终确认自己将获胜。


1935-1945英国股票走势 资料来源:道琼斯公司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纳粹德国是一个处于高压统治之下的严密监控国家,全国上下沉浸在二战初期闪电战的巨大胜利之中。然而,德国的投资者似乎比政府更早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1941年10月,德国股市达到了顶点。仅仅两个月后,改变二战走势的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德国人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美国的资本市场同样展现出了惊人的预判能力。整个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的最大转折点发生在1942年5-6月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期间。巧合的是,美国的股票市场提前一段时间,在1942年春天就开始走出低迷。


资料来源:道琼斯公司

二战期间,股票市场对战争走势为数不多的判断失误案例,是日本东京股市在1942年5-6月对珊瑚岛海战和中途岛海战的错误判断。当时日本的官方战报和新闻界,都把这两场战役宣传成日本的重大胜利,而不是失败。


图源:Naval History & Heritage Command

在整个1942年的前6个月中,随着日本军队在亚洲战场的节节胜利,日本股市曾一度繁荣,东京股票交易所弥漫着大牛市的气氛。但重大的战败消息终究无法隐瞒。例如,野村证券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判断出日本即将战败。当时参加海战的许多高级军官和飞行员都养有艺伎,她们迟迟没有看到主人回国,于是关于日本在海战中惨败的消息开始流传。敏锐的野村证券开始逐步出售手中的股票和证券,并转而购买土地和不动产,因为他们判断如果日本战败,这些将是最好的保值资产。这种明智的投资操作使野村家族在二战后保留了足够的资金,最终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证券公司之一。

在投资的有效市场理论中有一句话叫做“股票价格反映一切信息”。英、德、美三国股市的故事都提前预判出了战争重要拐点的到来,这难道是巧合吗?

战胜国与战败国股市的天壤之别

战争是残酷的,战胜国和战败国的股市表现往往有天壤之别。

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29%。美股从1942年中途岛海战之后就开始了长达4年的牛市,此后一路上涨。在战争期间投资战胜国的股票,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战争也缔造了一批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例如波音、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杜邦、辉瑞、可口可乐等,这些企业在战后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假设有人在二战期间投资了这些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会非常好。

英国股市在二战期间的走势与美股类似,自1942年美国参战后,随着盟军在战场上的不断胜利,英国股市持续上涨。

那么持有战败国的公司股票呢?在战争期间,由于战争订单的爆发以及战场上短期胜利的消息,德国和日本的股票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涨。德国和日本通常都会选择在战争结束前对股市进行限价,以防止暴跌。在战争结束前后股市还可能被关闭。然而在股市重新开始后,股价会有一轮瀑布般的暴跌。

德国股市在1941年秋天达到巅峰,此后就开始持续下跌。虽然德国人严密封锁前线的消息,包括检查前线士兵的书信,但德军在苏联战场进展不利的消息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了回来。日本的情况也类似,1942年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的股市就开始持续下跌。


德国CDAX指数1930~1950年 资料来源:全球金融资料公司

1944年8月,由于战事恶化,德国股市终于关停,直到1948年末重开,重开后的德国股市迅速暴跌,第一批交易的股票价格比1941年秋的最高点低了90%。

在很多时候,战争的结局都可以提前预判。虽然看上去交战双方还在僵持阶段,但在一些关键转折点发生的时候,战争长期的胜负是不难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战败国的股市投资者,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卖出自己手上的股票。

战争中最保值增值的资产是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战争时期,房产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资产。它们很容易被政府征用改建,也很容易遭到破坏,而在战争结束以后,你很难去找人给你进行赔偿。

那么艺术品是不是战争期间一个财富保值增值的好方法呢?显然不是。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占领区的艺术品展开了广泛的搜刮。例如,波兰一位著名收藏家查尔托斯基的约5,000件绘画、古董、瓷器和珠宝被藏在波兰乡下的一所住宅里,但很快有人出卖了他,并向纳粹德国告知了这些收藏品的藏匿地点。他的收藏品迅速被德国占领军搜刮一空。

在德国占领军即将占领巴黎的时候,巴黎的艺术品商店里堆满了世界一流画家的画作,大量的艺术品收藏者以白菜价开始抛售这些在战争期间不能当饭吃的艺术作品。

有句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战争时期,欧洲的有钱人都特别喜欢持有黄金。例如在二战前后,法国的有钱人财产的20%是金条。

相比起其他资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占领的欧洲,在所有的保值手段里,黄金是最好的一种资产。因为它最容易藏匿、最能保值,而且流通性相对较好。然而要如何把这些黄金变现,却是困扰着这些欧洲有钱人的一件事情。他们只能在黑市上去交易这些黄金并需要承受很大的折扣损失,或者被秘密警察发现抓进监狱里面。

从长期来看,黄金的投资价值并不大。把全世界的黄金全部集中在一起,一个足球场就可以把它们全部装下。它可以用来观赏,或者做一些没什么价值的金银珠宝,然而却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巴菲特曾经形象地指出,不管未来怎么变化,人们总是愿意花几分钟的劳动所得去换取一瓶可口可乐的汽水,或者一块喜诗的花生糖,但是不一定会是黄金。

二战时期最保值的财产是土地,假设你在法国有一片面积不小的葡萄酒庄园,那么不管是坦克从你的葡萄田里开过,还是飞机丢下的炸弹不小心掉在了你的葡萄园里,它都很容易被恢复。

就算是战争结束以后,你的财产证明文件被毁掉,当地人也知道那块地产的主人是谁。在战争结束以后,当一个国家开始重建的时候,地价就会一路上扬。当然土地的最大问题是它的流动性很差。在战争期间和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当你的家人缺吃少穿,一个接一个被饿死的时候,地产富翁实际上已经和乞丐没有太大区别。

战争前后通常会伴随着恶性的通货膨胀。在一战结束以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发生了极其恶劣的通货膨胀这让很多德国的有产一族迅速变得一贫如洗。1913年1马克可以兑换2.38美元,到了1922年,一美分可以兑换100马克。

德国最有钱的富人在战争期间也经历了财产的巨幅蒸发。德国钢铁大亨蒂森是当时德国最有钱的人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花了大量的金钱支持希特勒。他以为自己已经交够了保护费,家族的财富肯定会受到感恩戴德的元首的大力保护。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纳粹德国政府在1938年就以紧急状态法为名,把他的钢铁公司收归国有。

二战期间,财产受到最大损失的是纳粹德国占领区的犹太人。他们当中,结局最好的是在二战前提前移民到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人。在1945年以前,大约有10万名犹太人成功离开了德国。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功地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了国外,并得以财富和家族的延续。

然而二战前后,大部分的德国犹太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认为,将自己在德国很成功的生意,银行、百货店、商铺折价卖掉,同时要付一笔骇人听闻的财产税,再把这些钱存到苏黎世的瑞士银行里面去。他们非常不甘心,结果是他们的财产在随后到来的战争当中迅速灰飞烟灭。


瑞士银行

一部分有钱人选择将自己的黄金和珠宝等存在国内银行的保险箱里。然而占领军到来之后会迅速要求银行交出钥匙,银行就会乖乖从命他们的财产会迅速被掠夺。一部分有钱人会将黄金珠宝等高价值资产藏在没有人能找到的地方,少数幸运的人靠这些救命财产躲过了战争。

还有一部分犹太人提前把资产存在了中立的瑞士银行里,但是他们人并没有来得及逃离德国,其中大部分人死在了集中营里。二战结束后,相当一部分犹太人的后代无法真正从瑞士银行把他们死去的先辈的钱取出来,因为他们往往提供不了有效的凭证。

作者指出,在战争期间,手握值钱的实物资产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你的财产很容易被偷、被抢、被炸、被毁,或者被征用。你的财产越是值钱,它就越有可能跟你说再见。

像德国这样战败国的政府债券是一种很糟糕的投资资产。在战争结束以后,它将迅速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

本质上,冷战也是一种战争,战败国一样非常惨。1980年,一美元可以兑换一苏联卢布。而到了苏联解体后,1998年时一美元可以兑换6000卢布。无数苏联及俄罗斯人的财产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作者又拉长时间复盘了整个20世纪战胜国和战败国的证券收益。像美国和英国这样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整个100年当中他们的股票收益年化平均是6.5%,而像日本和德国这样的战败国,在100年当中的证券平均年化收益也达到了4.2%。而同期,这些战胜国的政府债券的收益只有1.8%。

所以,此书作者建议,不管是家庭还是个人,长期来看都要把自己的总财富的75%用于购买股票。因为从长期来看证券是最重要的保财之道,在一个深受通货膨胀困扰的世界里,你应该成为业主,而不是房客。

同时此书作者建议,还要将自己的资产进行多元化的配置,以抵御风险。例如在远离城嚣,同时又可以很快抵达的地区购置一个农场或者牧场,把它看成是一份保险单。因为控制住产粮之地一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而地主一直会给人一种心理上满足的感觉。书中形容道:“在夕阳西下时,坐在阳台上看着你的田地和牛羊,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感到满足的呢?”

注意: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