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0斤到160斤:一个女孩的减肥挣扎与自我接纳之路
从220斤到160斤:一个女孩的减肥挣扎与自我接纳之路
“我从五岁开始,一直胖到读研究生阶段。最胖的时候达到220斤,半年时间一口气减掉了60斤,后来又陆续减到150斤,最瘦时体重为125斤。但从2020年开始,我的体重就在125斤到160斤之间反反复复。”
这是Kiny的故事,一个关于减肥与自我接纳的真实经历。Kiny曾经是一个体重超过200斤的女生,通过不懈努力,她在半年内减掉了60斤。然而,减肥成功并没有让她的人生从此一帆风顺。在这段减肥心路上,Kiny经历了从极度自卑到逐步接纳自我的转变。
因为胖,我没有安全感
“一个女生在220斤的时候,心态上会变得很敏感、很小心。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怕自己说了不好的话,会被别人敷衍。从小到大被身材困扰,也让我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当时我总在想,因为自己的身材,我需要格外对别人好,才会有人和我一起玩。”
为了能让朋友愿意跟她出去玩,Kiny会提前查好机票门票,做好旅行规划,带好各种可能需要的东西,哪怕是创可贴、花露水……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别的亮点,只能是多付出点。一切负面情绪都憋着不敢跟别人说,很多小事也会转化成心理压力。
“之前有个朋友说好给我过生日,但最后也没出现,我虽然特别伤心,但也不敢跟对方讲,生怕我说了,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会因此疏远我。因为身材,我会没有安全感,所以我希望把大家都照顾好,以此弥补自己长得没那么好看这件事。”
减肥像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
“大学毕业以后,我去了欧洲读书。‘糟糕’的饮食和气候让我的体重更加夸张,但那时常和朋友一起到处玩,并没有身材焦虑。回国之后,在等待入职的那半年时间里,我反正也没什么正经事要忙,于是就决定开始减肥。因为我觉得进入职场之后,很多事情不只是靠实力就能把握,所以我觉得改善一下自己的形象很有必要。”
Kiny没有刻意设定减肥计划,心里想着能减到160斤左右,就满意了。当时年轻,代谢快,坚持控制饮食,咬牙运动,竟也肉眼可见地瘦下来了。饮食基本就是蛋白质加上蔬菜,碳水吃得非常少,只吃中午一顿饭。
疫情期间,公司让大家居家办公,Kiny就每天起床后吃两个鸡蛋的蛋白、喝一杯咖啡,然后开始锻炼,都是用健身App或是网上找的运动视频跟练。瘦下来以后,确实觉得自己越来越好看,能穿的衣服范围也越来越广,之前没法穿的碎花裙子、不敢想的M码牛仔裤,现在终于都可以穿上了。
“大家都反馈说我减肥效果明显。我成功入职了心仪的单位,也期待自己能有一个新的面貌。但问题也接踵而来,那段时间我内心里其实并不快乐。减肥以后碳水减少,整个人必须很早就睡,不然会很疲惫。少吃碳水、多做运动还让整个人的心情和状态都很差,没有办法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生活状态。”
回想起来,减肥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夸赞能带来快乐,其余时间都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不仅是源于不能吃碳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获得的体力和精神的能量供给在减少。Kiny仍然希望自己拥有生活的掌控感。那段时间她照常学习、工作、锻炼,和朋友见面,但不约饭。实在饿的时候就会嚼口香糖,或者强迫自己干点别的。
“心情不好,就看一些‘小妞’影片,《律政俏佳人》《怦然心动》,吃‘电子榨菜’,让人心情愉快。看到《老友记》的聚餐场景时就尽量不看他们吃饭。就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的体重也逐渐减了下来。但减肥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偶尔吃一顿‘欺骗餐’或者有什么场合需要吃饭,可以阶段性满足一下自己,但不能长期脱离减肥的状态。减肥需要强大的惯性,如果自己本身不认可这种生活方式,很难长期坚持。”
白天锻炼了,晚上会觉得,“不行,我今天这么累,我需要吃点东西,不然我这一天都没有快乐。”前一天吃饱了,后面再饿着就会更难受。有时候太饿了也会暴饮暴食,第二天肯定会后悔,为什么我吃了这么多?
“自从开始减肥,我就踏上了一条小心翼翼的路,经常在体重秤指针的两端不断‘挣扎’:这3个月我胖了20斤,然后再花3个月减掉20斤,过3个月可能又胖了10斤……我的生活写照:不是在长胖的路上,就是在减肥的路上。我始终没能找到特别平衡的状态,所以只能不断地在上坡下坡之间徘徊。”
给自己的体重设一个上限
“瘦下来的生活和我期待的好像还是不太一样。最开始瘦下来的时候,虽然能穿上以前不敢想的衣服,但我还是没有男朋友。那个时候的我特别迷茫,会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我喜欢的人都不喜欢我?是不是因为我太重了?是不是因为我不好看?是不是我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家里人也都在催,会说,‘你都这么大了,也不结婚不生孩子。’”
Kiny想要一个欣赏她的男朋友,一段美好的恋爱,一个稳定的结婚对象。仅仅这样朴素的愿望,也没有人来满足她。那个阶段,她疯狂想要认识更多的人。在一次组队桌游的活动中,她认识了一个男生。后来他向她表达了好感,她很快就和他恋爱了。
“他也成为了我第一任男朋友。他很高也很胖,我从没问过他的真实体重,直到分手,我也不知道。他工作特别忙,经常不回我的消息。当时我急于谈恋爱,没管那么多。后来发现这个人真的有性格上的缺陷,时常回避沟通,联系慢慢就减少了。我们俩刚在一起两三个月,很多朋友同事就劝我赶紧分手。但我不敢听劝,我太怕和这个人分手之后,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当时已经30岁了,害怕再也遇不到喜欢自己的人。这段糟糕的恋爱,我勉强撑到了一年,但最终还是分手了。后来,是身边的同事朋友鼓励了我——‘你要相信自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我当时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分了手之后开始学着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遇到先生时,Kiny160斤,半年前领证时减到了140斤,最近加班忙又胖回了160斤。“他一直不太在意我的外表。我记得他说过我长得挺可爱,性格也很好,觉得我俩各方面都很契合。和他在一起之后,我给他看过减重前的照片,他觉得我挺有毅力,很是敬佩我。大家恋爱的桥段相似,但每每要吃饭我会避开高热量的,我们也开发了一些不用吃饭的约会方案,比如说遛弯聊天,一起做手工、玩桌游、跳帕梅拉。后来,我们也顺利地决定结婚。”
“改变永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契机去推动。去年夏天,我再一次点燃了减肥的斗志,我想领证拍照的时候自己能140斤,这样更加上相。那段时间,吃三天代餐粉,然后再吃三天水煮青菜。配合上刮痧泡脚加速循环。最后看到自己体重一天天在往下掉,拍出的照片也更好看,感觉挺幸福的。今年,我再次准备减肥,契机是想要生孩子,需要把身体调理好,不能太胖。如果没有这些契机,我无法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在经历过反复胖瘦的折磨后,Kiny终于明白,瘦不是终点。如今,她会提醒自己不要纠结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更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减肥不仅仅是外表的变化,更是内心成长的过程。Kiny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美丽来自于内心的自信与自洽,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