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日初雪时:小雪节气的三候特征与传统习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日初雪时:小雪节气的三候特征与传统习俗

引用
搜狐
1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8745165_121124751
2.
https://bk.taobao.com/k/xiaoxuejieqi_1400/24c5782210ab9496022d8e8e67c87276.html
3.
https://bk.taobao.com/k/xiaoxuejieqi_1400/6418bf82974f0a1cdb95e96faf5ea1f5.html
4.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KLKLWaHtiE
5.
https://www.sohu.com/a/829226669_121956424
6.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1/16/content_26040351.htm
7.
https://www.sohu.com/a/826620428_120360322
8.
https://finance.sina.com.cn/trust/2024-11-22/doc-incwwvuu0773960.shtml
9.
https://culture.gmw.cn/2024-11/22/content_37685109.htm
10.
https://www.sohu.com/a/829838077_122033970
11.
https://www.macaufzb.com/nd.jsp?id=987
12.
6762bccf000000001300fa6e
13.
http://www.zhongguojinyuan.com/m/view.php?aid=748
14.
http://www.news.cn/20241122/5b21beaad7f64b62aa269a829106dfce/c.html
15.
https://www.52hrtt.com/zw/n/w/info/F1731047252078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会越来越冷。此时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南方江淮地区则开始呈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初冬景象。

早在先秦时期,文献就可见关于小雪的记载,如在《逸周书》中:“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这说明先民已充分认识到小雪的物候特征。及至汉朝,《淮南子·天文训》明确将“小雪”列入二十四节气;《孝经纬》亦有言:“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恰如其分的描绘了小雪虽寒气渐重,但尚未漫天飞雪的气候特征。唐朝之后“小雪”见于文献也愈发频繁。不仅见于天文历法,也广泛出现于诗词歌赋中,如唐代徐铉在《和萧郎中小雪日作》中“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描写了北方地区小雪节气时的情境,菊花落尽,飞鸿南去;又如宋代韩维在《晏相公湖上泛舟赋》中“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则反映出“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的气候特征。

甲辰龙年乙亥月庚寅日,斗指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我们迎来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淮南子·天文训》有言:“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言:“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在《说文》中:“小”是形容“物之微也”;“雪”释为“凝雨,说物者”即《释名》所说的“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那么小雪字面的意思就是雨水因天气转寒凝结成小的冰晶,需要注意的是“小雪”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特征并不单指节气期间下少量的雪。所谓“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与立冬和大雪相比,清寒的小雪更像是一种过渡,提醒着人们严冬即将到来。

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雪三候做了极其详细的注解:

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虹”是指雨后的彩虹。进入小雪节气,由于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雪而非雨,因此原本因水雾折射而形成的七彩虹霓不再出现,大地被白雪覆盖,呈现出洁白无瑕的景象。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古人认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在小雪时节,随着冬季的深入,天气逐渐寒冷,阳气开始上升而阴气逐渐下沉。这种天气与地气的升降变化,不仅影响了气温的降低和天气的寒冷程度,还影响了万物的生长状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三候,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随着冬季的深入,自然界中阳气下沉至地中,阴气在地表闭固,天地之气不再交汇,导致万物呈现出一种闭塞、沉寂的状态,冬天也因此而正式到来。

自古以来,南北各地在小雪时节均有丰富的习俗。如《吴郡岁华纪丽》中记载“自八月至三月,皆可酿酒。惟以小雪后下缸,六十日入糟者为佳,可留数年不坏。”可见小雪时节有下缸酿酒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化,但也有一些被保留下来,并以新的形式传承。现摘取部分代表性习俗于下:

(一)腌咸菜

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腌菜这一习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流行。小雪时节,北方地区家家户户开始腌制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腌制的蔬菜种类繁多,如大头菜、辣白菜、酸菜、雪里蕻等。

(二)吃糍粑

糍粑是将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食品。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用来祭牛的,后来才演变为人们的食品。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就记述过当时人们在小雪后腌菜、吃糍粑的情景。

(三)吃刨汤

刨汤,又称杀猪饭或刨猪汤,起源于古代农村杀年猪时的一种庆祝方式。小雪吃刨汤在南方一些地区以及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颇为盛行。在制作和享用刨汤的过程中,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增进彼此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四)晒鱼干

在沿海地区,晒鱼干是渔民们的一项传统技能。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地域特色。不仅是渔民们为了应对冬季食物短缺而采取的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小雪节气的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伍子胥建城储粮的传说,就与小雪节气的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一个诬陷案受到牵连,楚王又听信谗言将伍奢和大儿子及家人杀死。伍子胥因识破未归逃脱。为报父仇投奔吴国,伺机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后,恰逢吴越战争,他凭借天下无双的谋略,帮助吴王打败越王勾践,并将其俘虏。他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是有功之臣,深受吴王信任。不久他率吴兵攻破楚国都城,掘楚王墓鞭尸,报仇雪恨。

吴王阖闾为了永保江山,令伍子胥建成了著名的防御城。吴王大喜,伍子胥却闷闷不乐,他对身边人说:“大王喜而忘忧,不会有好下场。我死后如果国家有难,百姓受饥,就在城墙挖地三尺,可找到充饥的食物。

吴王死后儿子夫差继位,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听信谗言不杀却放,后又令伍子胥自刎身亡。勾践见此,立即举兵伐吴,最终获胜报仇。越国进攻时把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城内百姓断粮,正值严冬小雪节气,天气寒冷,冻饿死者不计其数,饿殍遍野。

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留言,拆墙挖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糯米压制的方砖。原来伍子胥料到以后会有战争灾难,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大量荒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在小雪节气食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慢慢变成了现在吃的糍粑。

在现代社会,小雪节气的文化价值依然重要。它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提醒人们关注自然规律,传承传统文化。例如,一些地方会举办小雪节气主题活动,通过展示传统习俗、举办文化讲座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一节气的魅力。同时,小雪节气也成为了弘扬清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层面,结合小雪这一节气和清廉思想进行廉政建设,尤为合适。政府应当借此契机,加强对清廉文化的宣传,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清廉的价值。此外,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对于清白的经营理念进行重视,将其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以此构建和谐公平的经济环境。

小雪节气,不仅是自然界的转变,更是人们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纽带。让我们在这个冬日,感受这份古老而美好的节气魅力,享受那份属于冬天的独特韵味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