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主导5G NR广播国际标准,创新技术已落地多省市
中国广电主导5G NR广播国际标准,创新技术已落地多省市
近日,中国广电集团副总经理曾庆军在第二十九届媒体融合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详细介绍了新型广电网络的建设情况。他指出,“广播机制”是新型广电网络的核心,通过将广播机制与通用技术、新技术结合,形成“通用又特殊”的新型广电网络。这种网络不仅能够提高传输效率,还能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体验。
“广播机制”:新型广电网络的技术核心
曾庆军进一步表示,“全覆盖”是新型广电网络的目标形态。打造“有线+5G+卫星”固移协同、“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综合承载的新型广电网络,需要从骨干网(CBNET)、接入网和终端三个方面入手。
CBNET依托“广播基因”,实现点对多点高效传输,多点注入多点输出,并具备自动切换、环路保护等能力,面向“全连通、全承载、全融合”,打造具备新型广电网络干线承载网络。目前,CBNET一期已开网稳定运行,CBNET二期建设已启动,统筹建设新型IP组播分发网。
接入网以市场化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开展接入网光纤化、双向化、智能化改造。在有线侧,围绕10G PON演进目标,结合市场与政策有序推进网改;在无线侧,深化共建共享,坚持融合差异化发展耕频铸网。
终端方面,加快推进高清化、智能化升级,推动有线电视面向4K/8K超高清发展,实现与IPTV、OTT电视的差异化。目前,北京地区已率先完成示范,首批支持AVS3自主编码标准的8K终端机顶盒已完成部署。
5G NR广播:实现“广播与通信”深度融合
曾庆军指出,5G NR广播技术真正将广播基因注入到通信技术中,采用点到多点方式进行传输,可以有效节省网络资源,提升传输效率,有效解决高码率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并发传输问题。
目前,部分手机和芯片厂商已推出或规划推出支持5G NR广播功能的芯片和手机、PAD终端。北京门头沟地区已经部署基于5G NR广播网络,对接北京应急广播平台;在北京、上海试验基础上,安徽、海南也在现网开展5G NR广播试点。
中国广电联合欧洲卫星公司(SES)、欧洲航天局(ESA)、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空客(Airbus)等,在3GPP SA1#108会议上推动卫星接入作为5G-A系统的一部分提供广播服务需求,并获得批准。
通过推进5G-A部署,中国广电创新实现5G RedCap支撑应急广播,在江苏、上海、浙江、湖南、四川、广州、河北等多个省市,先后完成5G RedCap新型应急广播终端技术试点,成功实现应急广播信息的播发、回传和互动。
中国广电还创新提出应用毫米波技术,搭建5G-A超高清浅压缩跨平台实时制播平台,并在亦庄超高清实验室圆满完成系列试验验证,推进超高清全链条发展。
“内容供给”:新型广电网络的最大差异化
新型广电网络依托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内容供给,特别是视听文化服务,形成新型广电网络的最大差异化,同时也是建设国家文化专网的必然选择。
曾庆军介绍,中国广电已经建成全国内容集成平台,目前已与未来电视、芒果TV、百视通、华数TV等新媒体机构开展内容分发合作,并汇聚总台及湖南、上海、浙江等主要电视台数万小时电视剧、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内容。
面向未来,中国广电探索建立新型台网关系,依托新型广电网络,打造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存储、加工、传输、分发及交易为一体的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AIGC技术中“生成式”的特点与广电视听工作结合,在具体工作应用中发挥了高速、高效的特点,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替代完成复杂工作,提高整体效率。例如对经典老片进行上色、修复、高清变换等,从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展现了AI时代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发展。
国际视野:引领5G NR广播标准制定
从广播电视进入到信息通信,中国广电也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时机,早在2019年就加入到了3GPP等重要国际标准组织。陆续参与制定了700MHz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制定了全球首个5G低频大带宽技术方案,推进了载波聚合、超级上行、多通道发射接收等技术在大频宽700MHz网络上的适配部署。
在2022年中国广电就已联合终端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打造了“超级n28”终端增强700MHz网络能力,研发推出了全球首批“超级n28”增强型700MHz终端。
2023年中国广电依然结合自身主业优势积极押注于于5G NR广播,在国际标准层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2023年3月的ITU第六研究组会议上(SG6),中国广电提交的修改《通过手持机移动接收多媒体和数据应用广播》建议书纳入了5G NR广播系统作为无线移动电视系统。而这也意味着这项由中国广电主导的5G NR广播标准继2022年成为3GPP标准后,亦成为了ITU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标志着广播和通信两大系统能采用相同的技术方式,使通信终端也成为了电视的接收机。
随后在2023年秋季的ITU会议期间,中国广电主导完成了新报告书-“Report ITU-R BT 2526-0-Field Trials of Terrestrial Multimedia Mobile Broadcasting Systems”的起草工作。而此次由中国广电主导提交的有关5G NR广播试验的6篇文稿均被纳入到了该报告书,为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向新的技术转型提供了参考和范例,报告书也在10月24日成功由ITU发布。这也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及国际电信联盟合法席位后,广播行业无线传输领域首次发布的由中国人主导且报告主要内容为中国试验的报告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中旬举行的3GPP RAN第104次会议期间,Release 18标准正式冻结,而中国广电推进的“Enhancements of NR Multicast andBroadcast Services”等相关标准议题也迎来了终结。而早在2022年3月,在3GPP R17版本协仪有关内容冻结时,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就已正式编写了进去。
另一方面,R-18也是5G-Advanced的第一个阶段标准,中国广电目前也在着力推进5G-A的技术应用,近期已经在重点城市基于5G商用网络启动5G-A网络能力部署开通,为全面商用5G-A网络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中国广电5G-A网络基于优质覆盖的700MHz低频网络,也可支持5G RedCap(轻量化5G)技术,能更好支持包括个人穿戴设备、工业传感器等在内的轻量化5G终端,全面服务toC/toB场景,真正实现广域覆盖下的万物互联。
融合创新:持续探索700MHz行业场景
中国广电作为新型的基础网络服务提供商、数字生活服务提供商、智慧广电网络运营商,深入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