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脚部的五大情况千万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脚部的五大情况千万要注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容易出现足部病变,可能包括脚部的麻木,疼痛,变形,伤口经久不愈,流脓甚至发黑。这就是最令人头疼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终末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因素。它不仅仅是影响到双脚的功能,更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有效缓解病情进展,降低截肢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那么,当出现什么情况时应该注意否得了糖尿病足呢?
糖尿病足症状
脚部皮肤颜色改变: 患者血液循环变差,血液流速缓慢引起脚部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会变的苍白或紫红。
脚部感觉变得迟钝: 脚部神经受损,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没多少感觉,或出现感觉过敏,如火烧、针刺甚至虫爬感。
走路感觉疼痛: 在休息之后可以恢复走路疼痛,走路时会出现小腿和脚部疼痛,休息之后可以缓解,越严重时,行走距离越短。
关节出现变形的情况: 肌肉、关节产生变化,可能会有关节变形。如脚背肿、前脚歪、脚趾头伸不直或以前正常的鞋子穿不进了等。
脚部皮肤变冷或变热: 足部动脉变窄,血供不足,常出现足部皮肤冰冷,有时候两脚温度不一。也有部分病人因出现感染,皮肤发红发热。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当脚部出现以上症状时,请及时前往医院的骨科或内分泌科就诊!
糖尿病足的预防
1.每天看二次足底及足趾,注意查看皮肤有无红斑、水疱、破损、溃疡或足趾间是否过度湿润。
2.用湿水和刺激性小的肥皂,每日洗脚。由于足不能感觉到水温,再洗之前应先用身体其他部位试水温,以免烫伤皮肤。
3.脚趾之间的水分轻轻吸干,不要用力擦拭。如夜间寒冷,睡前可穿袜子。
4.胼胝和鸡眼不要使用化学药物或各种足垫来治疗,也不要自行切除,发生足部问题时,及时去看医生。有时胼胝和鸡眼只能由医生来治疗,尤其是有足部血运不好时。
5.趾甲不要剪太短或剪破皮肤。短趾甲不能保护足趾,易受外部刺激发生破损。
6.鞋的选择:很多严重足的问题都来自于鞋的压力。鞋应有足够的空间,可使足趾免受压迫。软皮鞋最合适,应优先选择。合成材料和其他硬质材料,如塑料、硬皮革、漆皮等,不推荐选用。当穿新鞋时,经常注意观察足的情况。第一天穿新鞋不要超过一小时。
7.每天穿鞋应先检查鞋里是否有无异物,不要在鞋里使用硬的足垫和支具。一天多换几双鞋,可减少足部溃疡的危险。
8.袜子不要太紧,选择吸汗的棉袜,注意不要有线头,每天清洗袜子。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患的三种足病
骨质疏松及溶解
骨质疏松及骨溶解是糖尿病骨关节并发症中常见的表现之一。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早期发现依靠临床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将承受巨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下图中左图为正常骨骼的超微结构,右图为骨质疏松骨骼的超微结构)。
预防措施:
1.在内科医生的帮助下,控制血糖,控制饮食,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足够钙质,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尽可能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2.定期复查X线及骨密度,尽早发现骨质疏松。如发现骨质疏松,应注意保护,防止受伤,并到医院就诊,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足部溃疡
长期的糖尿病也会使足部发生病变。糖尿病病人足部发生溃疡、坏死和感染等一系列神经、血管营养不良性变化时,称为糖尿病足。轻者伤口经久不愈,影响站立、行走等日常生活,重者造成截趾、截肢可能,甚至危及生命。其治疗较为困难,包括以下几点:
1.保守治疗
包括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避免患处压迫,定期换药或用中药浸泡等。
2.手术治疗
通过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或严重感染者,应行手术截肢,截肢平面视具体情况而定。据统计,所有截肢中的50%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可见该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且一旦出现,常常会引起严重危害。
因此,应重在预防,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足部的日常保健和护理。要时刻记住糖尿病可使足失去正常的保护性感觉。警惕溃疡的发生,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夏科氏关节病
长期患糖尿病而又控制不良的患者,有发生夏科氏关节的危险,其发生率为0.1~0.2%,并有周围神经病变。夏科氏关节又称为CHARCOT关节病,通常因足严重畸形,或皮肤破溃、溃疡就诊。但往往没有疼痛。此急性发作时出现下肢红肿,发热,类似感染,常常误诊为感染。此时需要患肢禁负重,严格石膏固定。当诊断不清时,建议到足踝外科专业门诊就诊。其好发部位是足和踝部,临床上表现为骨骼畸形、胼胝或溃疡。X线检查可帮助诊断,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特殊的石膏、支具进行固定和避免负重的保守治疗。
2.关节融合手术,如果保守治疗失败,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京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