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煤矿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
2024年煤矿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煤矿瓦斯(CMM)的回收利用已成为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落基山研究所(RMI)联合发布的《2024年煤矿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煤矿瓦斯回收利用的现状、发展潜力及未来展望,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CMM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煤炭生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CMM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带来多重效益:CMM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相似,回收利用不仅可补充能源供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煤矿安全,还能减少甲烷和臭氧排放,并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CMM回收利用现状
技术体系成熟:中国已建立了完善的CMM回收利用技术体系,包括通风和排水系统收集瓦斯,根据浓度和来源采用不同技术,如通风瓦斯的无焰氧化、低浓度排水瓦斯的燃烧发电或提纯、高浓度排水瓦斯的发电或制备LNG等。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废弃煤矿瓦斯回收技术仍待发展。
政策支持有力:自“十一五”规划以来,中国出台多项政策推动CMM回收利用,包括战略规划、补贴和监管政策。近期政策聚焦甲烷减排和排放标准修订,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计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修订,为CMM回收利用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回收利用成效显著:在政策支持下,中国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量大幅增长。2019年地下排水瓦斯利用量达58亿立方米,是2005年的4.8倍,有效遏制了甲烷排放增长。
发展潜力与技术进步
提升空间广阔:CMM回收利用可增加能源供应,中国煤矿瓦斯资源丰富,目前总体利用率约14%,提升潜力巨大,尤其是通风瓦斯、低浓度排水瓦斯和废弃煤矿瓦斯。
技术有待完善:低浓度瓦斯和通风瓦斯技术处于示范或初期阶段,成熟度和经济性欠佳,甲烷气源不稳定和废弃煤矿瓦斯所有权问题也限制了回收利用,高浓度排水瓦斯技术则相对成熟且应用广泛。
未来展望
政策与市场带来新机遇:中国加强CMM利用政策,在战略、监管和市场层面推动,如提出甲烷减排目标、修订排放标准、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将促进CMM回收利用技术发展,不同类型技术面临不同发展机遇。
技术成熟与成本降低:到2035年,CMM回收利用技术将向“分级浓度综合利用”转变,技术成熟度提升,成本降低,市场机制完善,部分技术成本降低潜力大,考虑能源销售和CCER收益后,关键技术经济性显著改善。
投资与市场规模可观:实现CMM回收利用需额外投资约1000亿元,主要用于通风瓦斯和低浓度排水瓦斯项目,每年可产生320亿元经济回报,包括能源销售和CCER市场收益,还具有能源供应、就业和减排等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