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这些习俗和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这些习俗和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引用
新华网
8
来源
1.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120/01990c8bf4da4d0bb36e4bdddaeab87a/c.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LMMA6K05561JSU.html
3.
https://www.hko.gov.hk/sc/gts/astronomy/Solar_Term.htm
4.
https://www.hko.gov.hk/tc/gts/astronomy/Solar_Term.htm
5.
https://calendar.8s8s.net/calendar/2025/5402-20250120.html
6.
https://www.guizhou.gov.cn/ztzl/essjq/jqwh/202406/t20240618_84883027.html
7.
https://www.yantai.gov.cn/art/2024/1/20/art_69295_3171347.html
8.
https://swt.fujian.gov.cn/ec/gzdt_2/202401/t20240122_6384579.htm

2025年1月20日4点0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00度,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01

大寒节气的习俗

大寒节气虽然寒冷,但其中却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寒与春节紧密相连,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准备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

尾牙祭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后人把聚餐称“打牙祭”。

踩岁

大寒有“踩岁”的习俗,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将芝麻秸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一则听响,另一方面讨个“岁岁平安”的好彩头。

凿冰储存

由于天气的原因,大寒前后可开展的户外娱乐活动并不多。在古代,出于生活需要,当大寒来临、冰冻得更坚硬结实之后,人们开始凿冰储存,以备来年选用。过去没有冰箱,夏天人们需要冰来冰镇肉类、水果,便于保鲜。所以,在冰冻得最厚的大寒就得开始储存冰。

02

大寒节气的美食

大寒节气,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传统,这些美食不仅温暖了人们的胃,也寄托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消寒糕

北方有在大寒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因此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大寒这天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方家庭会熬煮鲜美的鸡汤。大寒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家庭延续。喝下一碗滋补美味的鸡汤,周身暖意融融,一身的寒气都被驱赶殆尽。

炸春卷

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这种春卷一般用面皮包着芹菜芽或豆芽、粉丝、大白菜等馅料,用油炸过之后,既可口又富有营养。

“三冬”

大寒前后天气较冷,人们运动也相对减少,消耗下降,加上天干物燥,很容易上火。因此,“灭火”是大寒养生的重点。此时可吃“三冬”,“三冬”就是冬瓜、冬枣和冬甘蔗。冬瓜可降血糖、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枣含有多种氨基酸,可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冬季吃甘蔗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相传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

03

大寒节气的养生

大寒节气,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此时,人们不仅要注重防寒保暖,还要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养生

寒冷的冬季,人们多爱进补,到了春节,更喜欢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如此饮食习惯,美了口味却伤了脾胃。大寒节气,饮食有“三要”:

一要保阴潜阳。大寒时节寒冷依旧,饮食仍以温肾补养为主,同时注意阴阳双补,使人体达到整体的平衡。宜多喝温补的汤粥,黑芝麻、黑豆、枣、核桃、栗子、桂圆、黑米、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要进补减量。为逐渐适应春季升发、舒畅的季节特点,持续一冬的进补此时应逐渐减少,向清淡转变。尤其是阳气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不要过多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可选择萝卜、白菜、油菜、莲藕、芹菜、冬瓜等蔬菜。

三要疏肝升散。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洋葱、茴香、芥菜等,既能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又能促进春天阳气的升发。

起居调养

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人体继续受寒冷环境影响,仍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防寒保暖。平时注意头部、胸背部、足部保暖,以防寒邪入侵。睡前经常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睡眠上做到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

运动调养

冬季的运动原则,一是要选择舒缓的运动,活动前做好热身,强度要适度,莫要练到大汗淋漓,以防阳气外泄;二是选择正确的时间,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户外运动。可循序渐进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太极拳、八段锦等。

情志调养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寒冷肃静容易引起情绪的低落,因此,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情绪安定、畅达乐观,多听音乐,参加娱乐活动,不为琐事劳神,避免急躁发怒,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闭藏的阳气,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春。

04

大寒节气的文化意义

大寒节气不仅是天气寒冷的象征,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辞旧迎新的孝道文化。大寒时节,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表达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大寒过后,春天的脚步渐近,万物即将复苏,新的希望正在萌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