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联储准备金新低引全球关注,A股机构逆势加仓显机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2: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联储准备金新低引全球关注,A股机构逆势加仓显机遇

在全球金融市场紧密相连的当下,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如同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波澜。近期美联储准备金跌破3万亿美元这一事件,便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瞩目的焦点。然而,A股小散们却在这一关键节点陷入了认知的误区,未能看透市场的真相。

关键不在“缺钱”,而在时间表

当美联储准备金触及新低,市场上各种声音纷至沓来。一部分大V高呼老美没钱了,宽松政策迫在眉睫;而另一派则坚称准备金水平与宽松政策并无直接关联。

但实际上,美国长期依赖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印钞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重要的并非仅仅知晓其必然印钞的结果,而是把握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表。美联储准备金告急,无疑是为全球市场敲响了警钟,那些敏锐的海外机构早已摩拳擦掌。一部分资金或许会继续留在美国股市追加投资,但必然也有部分资金会嗅着机会,逃离美国市场,去寻找新的价值洼地,而这无疑为其他市场,包括A股,带来了潜在的机遇。

A股:表象低迷下的暗流涌动

A股市场目前似乎陷入了迷茫的泥沼,前期的热情随着市场的调整迅速消散,赚钱效应降至2024年以来的低谷。

然而,表象之下却暗藏玄机。尽管上周市场大幅下跌,但股票型ETF却逆势净流入181亿元。这一数据的背离,恰似暗夜中的一丝曙光,暗示着市场并非如表面所见的那般毫无生气。在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机构资金或许正在悄然布局,为未来的反攻积蓄力量,而这一切却被大多数小散所忽视。

小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这场全球金融的博弈中,小散们再次陷入了“一叶障目”的困境。他们的目光往往局限于股价短期的涨跌起伏,仅仅根据一天的行情变化便或喜或悲,却忽略了涨涨跌跌本就是股市的常态。

据统计,真正的单边市在全部交易日中所占比例不过1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时候,短期的波动并不能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

以两只股票的反弹为例,初期从走势上看几乎难以分辨真假反弹。但实际上,机构的交易行为数据却揭示了真相。


左侧股票反弹时,机构动作寥寥无几,这不过是一场“虚假繁荣”;而右侧股票的反弹背后,是机构积极而活跃的参与,这才是具有持续性的“真涨”。

在市场的复杂交易中,机构、游资与散户的交易行为相互交织,犹如一团乱麻。但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借助先进的金融模型和强大的计算机算力,我们能够从海量的原始交易数据中抽丝剥茧,挖掘出机构交易行为的蛛丝马迹。

这些行为所具有的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特征,成为了我们洞悉市场真相的关键密码,能够帮助我们分辨出哪些股票的上涨只是昙花一现,哪些才是真正具有潜力的价值回升,然而,小散们却往往因缺乏这样的工具和认知,在市场中迷失方向,错过真正的投资机会。

机构:隐藏在数据异动背后

今日早盘市场下杀后迅速拉起,这一数据异动背后,是机构的积极作为。通过交易行为监测系统可以发现,盘中空头回补的数量超过4000家,其中“强力回补”的股票多达2400家以上。如此大规模的机构行动,在市场中掀起了波澜,却不为大多数散户所察觉。

散户们在市场的调整过程中,始终未能看清机构的布局和动向,依然沉浸在短期的涨跌焦虑之中,而这恰恰是他们在市场中屡屡碰壁的根源。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