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举办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助力农民增收
连山举办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助力农民增收
近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举办了麻竹种植技术培训班,吸引了众多林农参加。专家龙彬从选种、育苗、种植、修枝、追肥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在现场进行了实操演示。通过这次培训,林农们不仅掌握了高效的麻竹种植技巧,还了解了麻竹笋市场的广阔前景,增强了种植信心。此举有力促进了当地麻竹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广东生态发展区。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6.3%,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和“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连山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丝苗米、大肉姜、高山茶等,并成功创建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麻竹笋作为连山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在广西,麻竹笋因粗壮肥厚、笋肉洁白、笋味香浓而广受欢迎。随着螺蛳粉、老友粉等工业化生产的兴起,对酸笋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麻竹笋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次培训邀请了多位专家,包括来自国家竹产业创新团队、广西林科院竹子研究室的专家。他们详细讲解了麻竹笋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为农民们量身定制了适合本地的种植方案。
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林农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实用技术,还增强了种植麻竹的信心。专家们表示,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提高麻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例如,在选种环节,要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在种植环节,要注意合理的株行距和适时的灌溉施肥;在修枝环节,要保持适当的枝条密度,以利于通风透光。
此外,培训还开设了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直播等课程,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随着电商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品信息得到不断扩大,平山镇“里村竹笋”品牌更响亮,形成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平山镇的麻竹笋将走得更远,价格趋稳。
在培训班的推动下,连山的麻竹笋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许多农民表示,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对未来的麻竹种植充满了信心。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麻竹笋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连山的麻竹笋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