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研究团队攻克胰腺癌免疫疗法难题,精准预测治疗获益人群
华西研究团队攻克胰腺癌免疫疗法难题,精准预测治疗获益人群
近日,华西医院研究团队在进展期胰腺癌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历时四年,通过化疗联合PD-1单抗的临床研究,成功筛选出能从这种治疗中获益的胰腺癌人群,并提出了新的检测技术和预测指标。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还为胰腺癌的精准化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研究背景与方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无法手术。化疗是其主要的标准治疗手段,但疗效仍不理想。近年来,PD-1单抗已经在多种晚期实体瘤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和价值,但单独靶向PD-1/PD-L1的免疫治疗在晚期胰腺癌的探索中均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淋巴细胞难以浸润并呈现出免疫抑制性的特征。
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病房曹丹教授联合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成建教授、胰腺外科田伯乐教授团队发起化疗联合PD-1单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IIT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探索其治疗价值。研究团队历经近4年时间,成功入组72例既往未经过系统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一线接受GnP方案化疗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和生存随访,以及疗效评估。
研究成果与突破
研究结果显示,72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9个月,客观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90.3%。研究团队还分析了免疫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表达、基因突变状态、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和肿瘤组织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空间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并发现常规的生物标志物难以对体现疗效和未显示疗效者进行可靠地区分。
为了筛选出能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的胰腺癌人群,研究团队结合临床数据对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了全面地检测和分析。基于CmTSA技术(cyclic multiplex tissue staining assay),研究团队分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成分及其空间结构对疗效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富集了树突状细胞-T辅助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C-Th-CTL)免疫功能域及其空间相互作用可作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主要疗效预测因子。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还为胰腺癌的精准化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研究团队提出的基于CmTSA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够精准预测进展期胰腺癌接受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为实现胰腺癌精准个体化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除了华西研究团队的突破性成果,其他研究也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TCR-T疗法在胰腺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一项发表在NEJM上的研究显示,一位转移性胰腺癌晚期患者在接受TCR-T疗法后,病灶显著消退。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胰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这些突破性成果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精准医疗和免疫疗法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将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