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欲望无止境 深刻洞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8: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欲望无止境 深刻洞察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中的瑰宝,其中的诗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更是流传千古。这组诗创作于刘禹锡担任夔州刺史期间,以当地民歌为灵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诗句解析

第一首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 意思:瞿塘峡水刷刷流过众多险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都很艰难。
  • 解析:“瞿塘”指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嘈嘈”形容水的急流声。“十二滩”并非确数,而是形容险滩之多。诗人以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意思: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 解析:“等闲”意为无端。诗人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发出“人心”比江峡还要凶险的感慨。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愤世嫉俗之言,反映了他对人心善变的深刻洞察。



第二首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 意思:在这烟雨迷蒙的时节,巫峡一片苍茫幽远,凄清的猿啼声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 解析:“巫峡”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湖北省巴东县西。“苍苍”形容景色苍茫。“清猿”即凄清的猿啼声。诗人以巫峡的苍茫烟雨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凄清而深远的自然景象。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 意思: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愁断肠,但从来不是因为那猿啼声音凄悲。
  • 解析:“个里”意为这里,其中。“愁人”指愁苦的旅人。诗人翻出新意,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的愁苦之情更是不堪忍受。这样更深一层,可谓新奇之笔。

整组诗背景介绍

  • 创作背景:《竹枝词九首》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于是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 诗歌体裁:这组诗的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 诗歌内容:这组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综上,《竹枝词九首》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您所引用的四句诗更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