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鹤楼:因李白诗句名扬四海的文化圣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鹤楼:因李白诗句名扬四海的文化圣楼

引用
百度
13
来源
1.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139db4f3d0ecc7c7cbb93d3f/s?word=%E6%9D%8E%E7%99%BD%E6%AD%A6%E6%B1%89%E8%82%BA%E7%82%8E%E9%A2%84%E8%A8%80&sa=re_dl_prs_34689_1&ms=1&rqid=6267563621710939776&rq=%E6%9D%8E%E7%99%BD%E5%8D%83%E5%B9%B4%E9%A2%84%E8%A8%80%E6%AD%A6%E6%B1%89&rsf=1630013&asctag=50049
2.
https://www.sohu.com/a/843661431_122066681
3.
https://www.sohu.com/a/795186223_121627717
4.
https://www.sohu.com/a/829700938_122074806
5.
https://post.smzdm.com/p/ag543663/
6.
https://www.sohu.com/a/805188456_120783251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9NQQSF0556699X.html
8.
https://www.sohu.com/a/794159619_121124384
9.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8NNUBD0552DJLV.html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MOFMQR05565JWF.html
1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7TIM2P0553FV3Z.html
12.
http://yw.eywedu.com/Poetry/5/mydoc002.htm
13.
https://guangyueshici.com/2/poetry/463527/info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所作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壮美景色,更展现了李白与孟浩然的离别之情,也让黄鹤楼名扬四海,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

李白与黄鹤楼的渊源远不止于此。据史料记载,李白一生至少三次登临黄鹤楼,每次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公元728年(一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后,又在公元758年因参与永王之乱被贬夜郎,流放途中再次登临黄鹤楼,写下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悲凉心境,还为武汉留下了“江城”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数次毁损和重建,现存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楼高51.4米,共五层,层层飞檐,金碧辉煌。黄鹤楼的建筑艺术精湛,结构布局严谨,造型设计独特,装饰艺术精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处文化圣地。历代文人墨客如崔颢、白居易、陆游等都曾登临黄鹤楼,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其中,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更是让黄鹤楼声名远扬。据说,李白曾因崔颢的这首诗而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不仅展现了李白对黄鹤楼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黄鹤楼在唐代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黄鹤楼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记忆。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风雅。如今,黄鹤楼已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站在黄鹤楼上,可以俯瞰长江美景,感受长江的壮丽和浩瀚。黄鹤楼的内部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李白与黄鹤楼的千年情缘,不仅是一段文学佳话,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见证。黄鹤楼因李白的诗句而名扬四海,李白也因黄鹤楼而增添了传奇色彩。这份情缘跨越千年,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