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热播,揭秘抗美援朝女卫生员的英勇事迹
《上甘岭》热播,揭秘抗美援朝女卫生员的英勇事迹
电视剧《上甘岭》正在热播,剧中女卫生员的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像王清珍和吴炯这样的女卫生员,用她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王清珍:17岁少女的战场传奇
1936年,王清珍出生在湖北武汉,14岁时参军入伍。1951年,年仅17岁的她随部队入朝参战,成为上甘岭战役中的一名卫生员。
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志愿军在狭小的坑道中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王清珍所在的坑道内,空间狭小,环境恶劣,大小便无法及时清理,烈士遗体也只能暂时停放在坑道里,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污浊的气息。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王清珍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她独自照顾着20多名重伤员,喂饭、换药、清洗绷带,甚至在敌人炮火的间隙,背伤员出洞大小便。面对无法咀嚼的伤员,她将食物嚼碎后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无法自主排尿的伤员,她甚至用嘴吸出尿液。
时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的秦基伟将军,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王清珍:“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是个铁路工人的女儿,只有十七岁。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二十多个重伤员,喂饭、换药、洗绷带,还要背伤员出洞大小便……情操之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吴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勇士
1950年,17岁的吴炯在四川报名参军。面对部队领导的质疑,她刺破手指写血书,坚决要求奔赴朝鲜战场。1951年9月,18岁的吴炯如愿成为志愿军第15军45师监工1连的卫生员。
在朝鲜战场上,吴炯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精神。她不仅负责医疗救护,还参与物资运送和战场抢修工作。一次,她在运送炮弹时遭遇敌机袭击,不顾个人安危扑灭火苗,自己却被严重烧伤,但仍坚持将炮弹运送到前线。
上甘岭战役期间,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度,吴炯冒着严寒和敌人的炮火,穿梭于8个驻地之间送药救治伤员。在一次敌机轰炸中,她不顾危险冲进被凝固汽油弹击中的防空洞,抢救受伤战友。面对被烧伤的战士,她用雪水敷患处,拔下自己的头发为伤员穿血泡,甚至含冰化雪喂给伤员解渴。
吴炯的英勇事迹不仅感动了战友,也成为了电影《上甘岭》中王兰角色的创作素材之一。195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她和王清珍的事迹塑造了王兰这一经典形象。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电视剧《上甘岭》的热播,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历史,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那些在战争中默默奉献的女卫生员。王清珍、吴炯,她们只是众多抗美援朝女卫生员的代表,还有无数像她们一样的女性,在战场上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拯救生命的责任。
她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正如秦基伟将军所说:“我的名字,不书英雄榜,便上烈士碑。”这些女卫生员用她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