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中日医院专家:打嗝不止是生理反应,这些情况需警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57: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中日医院专家:打嗝不止是生理反应,这些情况需警惕

“打嗝不止是生理反应,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北京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的提醒,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看似平常的症状。打嗝,医学上称为呃逆,是由于膈肌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它不仅与饮食过快、碳酸饮料摄入或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还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01

打嗝的分类与病因

打嗝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胃里有气上逆引起的,声音表现为“嗝嗝”,通常由胃肠胀气导致;另一类是因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声音为“呃呃”,往往连着打好几个。如果打嗝伴有烧心、反酸、胀痛、黑色大便等症状,可能是病理性的,需尽早去消化科就诊。

02

打嗝可能暗藏的健康风险

  1. 中风预警:中风前,患者颅内可能已出现病变,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持续放电,横隔肌不断收缩,从而出现打嗝不止的情况。另外,部分患者会因中风应激发生急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后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促使膈肌痉挛,出现持续呃逆。一旦有人发生顽固性呃逆,且伴有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清、神志不清等表现,同时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要警惕中风来袭。

  2. 胃部疾病:不吃饭都会打嗝,且无法自行停止,同时还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常会伴有上腹部隐痛、胃疼、食后饱胀、食欲不振等不适,可能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

  3. 肾功能变差:肾脏刚开始出问题时人体通常没有什么感觉,随着体内有害废物越积越多,会令膈肌和迷走神经不舒适,则导致频繁打嗝,这也是肾功能变差的征兆之一。如果同时伴有肌肉抽搐、极度口渴、皮肤日渐苍白,则更严重。

  4. 神经损伤:膈肌痉挛很可能同迷走神经损伤存在关联,不管是暂时性的或是永久性的,比如肿瘤或外伤造成的神经损伤。任何因素导致颈、喉、胸以及腹部等部位迷走神经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烦人的顽固性打嗝就可能发生。

  5. 某些癌症:连续打嗝有可能是膈肌周围脏器病变,如肝癌,临床上已有一些因连续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膈膜引起痉挛而出现不停打嗝。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患者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

03

科学止嗝方法

  1. 调整呼吸: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呼出,重复几次可调节膈肌运动节奏。
  2. 刺激咽部:用筷子轻轻刺激咽喉引发恶心反射,通过迷走神经抑制膈肌痉挛。
  3. 分散注意力:专注于其他活动(如阅读或思考)以放松身体,减轻打嗝频率。
  4. 屏气法:深吸一口气并憋住,直到无法坚持再呼出。
  5. 喝水弯腰法:喝几口温水后弯腰90度,利用胃部压力缓解膈肌痉挛。
  6. 惊吓法:轻微的惊吓可通过神经传导中断打嗝。
  7. 拉伸法:挺直身体前倾并伸展上腹部,帮助放松膈肌。
  8. 按压穴位法:找到手腕内侧的“内关穴”,用拇指轻轻按压,有助于缓解打嗝。
04

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打嗝持续时间较长(超过48小时)或伴随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特别是当打嗝伴随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胃痛、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彭丹涛建议,可以通过揉按穴位、喝姜水等方法缓解打嗝,但如果持续超过12小时,应及时就医。了解这些科学应对打嗝的方法,让你不再为打嗝烦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