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不到2亿市值1900亿,寒武纪凭什么?
营收不到2亿市值1900亿,寒武纪凭什么?
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股价在2024年11个月内涨幅超240%,市值最高突破2000亿元。然而,这家连续亏损的企业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市场估值?本文将从营收状况、股东结构变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寒武纪的现状与未来前景。
业绩表现:前三季度营收1.85亿,全年目标能否实现?
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同比亏损幅度缩窄。根据寒武纪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设定的股权激励目标为2024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11亿元。
多家券商对寒武纪的全年营收持乐观态度。国海证券、德邦证券等预计2024全年营收将在14亿元以上。不过,券商普遍预计寒武纪归母净利润将继续亏损,国盛证券预计2024年亏损5.12亿元,德邦证券预计2024年亏损7.48亿元,但均预测2025年或2026年将实现盈利。
业绩支撑:第一大客户“一年游”,未来靠什么?
寒武纪的主要营收由第一大客户贡献,但第一大客户频繁变更。2021年和2022年,寒武纪的第一大客户分别是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2.46%和60.81%。2023年,寒武纪的第一大客户为台州市黄岩置成物产管理有限公司,贡献收入4.67亿元,占比65.88%。
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的云端产品线贡献营收6105.18万元,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第三季度,公司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284.59%,带动前三季度整体增长。
市值突破2000亿,被ETF“抬上”巅峰
2024年11月19日,寒武纪股价收于461元,总市值1924亿元。相较于2024年初的136元股价和570亿元市值,11个月内市值增长了1300亿元。
业绩放量预期是寒武纪股价表现的重要原因。2023年下半年,多家创投股东清仓式减持,但近期股价突破500元,显示出市场对寒武纪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有4只ETF基金股东,均在第三季度加仓,目前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8.25%。可以说,寒武纪被ETF“抬上”市值巅峰。
未来展望
德邦证券预计,寒武纪在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34.91亿元、50.03亿元。然而,持续的亏损和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仍然是寒武纪需要面对的挑战。
AI浪潮下,寒武纪业绩存在放量预期,在ETF基金加仓下,公司股价和市值实现了突破。但寒武纪业绩能否如券商预期的快速增长,将是影响二级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未来,寒武纪业绩和股价表现,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