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谦案例看肺结节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早期肺癌
从刘谦案例看肺结节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早期肺癌
2024年8月,著名魔术师刘谦在台湾媒体采访中透露,自己3、4年前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肺部有结节,此后一直定期回诊追踪。今年2月,通过CT检查发现结节有恶化的迹象,经过病理分析,确诊为肺腺癌零期,并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刘谦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处理肺结节的教科书式范例,特别是对于Lung-RADS 2类结节,定期随访观察是确保安心的关键。
什么是Lung-RADS 2类结节?
Lung-RADS(Lung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美国放射学会推出的一种肺结节分类系统,用于评估肺结节的恶性风险。其中,2类结节指的是那些在CT扫描中发现的、恶性概率极低的结节,通常小于6毫米,形态规则,边缘清晰。这类结节的恶性概率低于1%,大多数为良性病变。
为什么选择定期随访?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Azzoli在一次公益直播中强调,对于大多数肺结节患者来说,CT结果显示的结节通常较小且性质不明确,因此需要通过时间的推移进行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趋势。定期随访观察结节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一个结节在六个月的随访期间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它大概率就不是一个危险的肺癌。如果在六个月的随访后结节没有变化,可以将CT扫描的频率调整为每年一次。
避免过度治疗
在面对肺结节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焦虑而倾向于选择过度治疗,比如不必要的手术。然而,过度治疗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定期随访是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处理方式。它既能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干预,保护了患者的肺功能。
如何进行定期随访?
对于Lung-RADS 2类结节,医生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扫描,以监控结节的变化。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关注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变化,评估恶性风险。如果结节在随访期间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变化,就可以继续维持每年一次的随访频率。
健康生活方式
除了定期随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肺结节患者来说,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 戒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风险。
-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高胆固醇食物。
- 适量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 避免二手烟: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也会增加肺癌风险,尽量避免。
正确对待肺结节
面对肺结节,保持理性和冷静是非常重要的。Lung-RADS 2类结节的恶性概率极低,过度焦虑和恐慌反而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循专业建议,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是应对肺结节的最佳策略。
定期随访不仅是对肺结节的监测,更是对患者心理的安抚。通过科学的随访计划,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正如刘谦的例子所展示的,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处理方式,是战胜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