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营养治疗:走出误区,科学补充
癌症患者营养治疗:走出误区,科学补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营养补充不仅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还能有效缓解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营养治疗存在误解,如过分迷信某些保健品、忽视日常饮食均衡等。本文将详细介绍癌症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营养需求和正确饮食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
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营养不良是肿瘤的重要发生、发展因素,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研究显示,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肿瘤患者总体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80.4%,68.78%的肿瘤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营养不良不仅削弱抗肿瘤治疗效果,还增加并发症、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此,肿瘤营养治疗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而是一线治疗、基础治疗。
常见的营养治疗误区
“饿死癌细胞”:有些患者认为营养丰富的食物会加速肿瘤的生长,于是选择避免肉类,主要以素食为主。然而,这种观念并不科学。肿瘤细胞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它们会不断地争夺正常细胞的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因此,即使患者严格限制营养的摄入,癌细胞依然会找到获取养分的途径,继续增殖。相反,过度的节食只会导致身体更快地消耗,降低对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可能加速疾病的恶化。
“发物”:在民间传统中,螃蟹、虾、狗肉、公鸡等食物被认为是“发物”,即可能引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食物。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些食物会致癌或促癌。虽然一些食物如过量动物脂肪、腌制食品等确实与某些癌症有关,但不应过度扩大“发物”的范围,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盲目追求“补品”:市场上一些贵重补品如“虫草”、“燕窝”、“人参”等备受追捧,但这些补品并不能替代均衡饮食。它们应根据个人体质,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应过分夸大其功效。
不同治疗阶段的营养需求
手术期:手术前后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推荐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豆腐等。
放疗期:放疗可能引起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此时应选择软烂、温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少量多餐,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化疗期:化疗常导致恶心、呕吐,影响食欲。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使用营养补充剂。
科学的营养补充方法
营养筛查与评估:恶性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应该立即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不良的评估。目前常用的营养筛查工具有NRS 2002、MUST、MST等,其中NRS 2002应用最广泛。NRS2002评分≥3分表示具有营养风险,需要营养干预。
营养治疗策略:遵循三阶梯营养治疗策略:
- 首选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即使正常进食的患者也可能存在饮食结构失衡。
- 当饮食不足时,推荐联合肠内营养,若仍不能满足需求,再联合肠外营养。
- 若肠内营养不耐受,推荐全肠外营养。
营养素推荐:
- 能量:卧床患者20-25kcal/(kg·d),能下床活动患者25-30kcal/(kg·d)。
- 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5-2g/(kg·d)。
- 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
-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
- 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补充。
实用建议
均衡饮食:遵循《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适量补充: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特别是当正常饮食无法满足需求时。
监测体重: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保持适宜且稳定的体重。
适度运动:结合医生建议,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食欲和营养状况。
避免有害食物:限制精制糖、酒精、烧烤、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癌症患者的营养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营养师和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如果对营养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