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土场回采:环保与安全两手抓,资源再生利用的创新实践
排土场回采:环保与安全两手抓,资源再生利用的创新实践
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宝清煤电化公司的排土场上,曾经堆积如山的废土石如今已变成一片丰收的田野。通过创新的土壤改良技术,这片昔日的工业废弃地不仅恢复了生态,还成为了年产7.2万斤粮食的高标准农田。这个成功案例生动展示了排土场回采如何在环保与安全的双重约束下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从审批到施工:排土场回采的第一步
排土场回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周密的前期准备。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新建和改扩建矿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标准,同时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制度。矿山开发必须进行一次性总体设计,1个采矿权范围内原则上只能设置1个生产系统。
在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完成原始地貌标高测量。同时,要建立隐蔽工程记录制度,确保每一步施工都有据可查。这些前期工作为后续的回采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保优先:让废弃矿山重获新生
环保是排土场回采的核心要求之一。宝清煤电化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排土场可以重新焕发生机。该公司利用自身生产的褐煤中富含的腐殖酸,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最终将300多亩排土场改造成了良田。
在安徽马鞍山,凹山地质文化公园项目则提供了一个生态修复的范例。这个曾经的华东最大露天铁矿坑,通过5年的生态治理,如今已变成一个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园内种植了2万平方米的草皮和1100多棵乔木,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为了确保环保效果,排土场回采项目需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对于高度超过200米的排土场,必须建立边坡稳定监测系统。同时,要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禁止乱倒乱堆,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安全为本:智能化建设引领行业变革
安全生产是排土场回采的另一条生命线。吕梁市煤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通过智能化建设和设备升级,全面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方案要求,到2026年底,全市生产矿井回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必须全部达标,超前支护段要实现100%使用超前支架,掘进工作面要全面实现机载临时支护。
智能化建设是提升安全水平的关键。方案提出,要推广使用远距离供电、供液技术,减少井下作业人员。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推广使用掘锚一体机、液压锚杆钻机等先进装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所有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技术力量不足的企业,应当聘请专家或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指导。
环保与安全两手抓:实现可持续发展
排土场回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环保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宝清煤电化公司的案例表明,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赢。而吕梁市和湖南省的政策措施则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排土场回采将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理念的革新。只有坚持环保与安全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