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行动2024”:中国跨境打击电信诈骗,522名嫌犯落网
“曙光行动2024”:中国跨境打击电信诈骗,522名嫌犯落网
近日,国际刑警组织在天津召开了“曙光行动2024”线下总结会,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执法机构以及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行动旨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合作。
“曙光行动2024”是国际刑警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专项行动。天津公安机关积极参与行动,通过国际执法合作,联合东南亚多国开辟境外反诈战场,先后组织警力11次出境,赴菲律宾、老挝、西班牙、印尼、缅北等5个国家地区开展境外打击工作,摧毁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9架次包机押解522名境外犯罪分子回津,取得了跨境打击、警务协作显著成效。
此次行动不仅展示了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警方在国际执法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衡晓帆,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局长王永,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助理主任卡亚出席会议并致辞。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天津市公安局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在此次行动中,天津公安机关还持续推进“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打掉本地黑灰产团伙67个,抓获嫌疑人413人,追回涉诈赃款2821.8万元,达到去年总额的84%,截断了诈骗犯罪的人力、物力来源,铲除了诈骗犯罪的滋生土壤。
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天津公安机关建立了完善的反诈体制机制,提升技术反制能力,推进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大数据研判。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劝阻1037.9万名潜在受害人,成功阻止即将转账受害人2003人,避免群众损失1.17亿元。
此外,天津公安机关还建立了“市局、分局、派出所、高校”四级宣防体系,推动高校“校园反诈工作站”发挥联动作用。截至今年5月,高校发案同比下降38.7%。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柜面业务风险防范,全市46家银行设置预警专员92人,成功劝阻即将转账的受骗群众227人,直接避免损失1637.3万元。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快速蔓延泛滥,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此次“曙光行动2024”展示了国际社会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决心和能力,也为未来国际执法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由最初的专业化“计算机犯罪”演变为复合型的“涉网犯罪”,打击网络犯罪迫切需要高效的国际执法合作。中国公安机关将依托相关双多边合作渠道,积极推进深化与各国执法部门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形成更大合力,共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信息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