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焦虑症、抑郁症共病现象频发,专家建议跨学科联合诊疗
眩晕与焦虑症、抑郁症共病现象频发,专家建议跨学科联合诊疗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鼻喉科疾病、神经科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眩晕与焦虑症、抑郁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这种共病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研究显示,眩晕患者中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一项针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研究发现,与无眩晕的偏头痛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确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上的得分显著更高,表明焦虑和抑郁在这些患者中更为普遍。
眩晕与焦虑症、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长期的眩晕症状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另一方面,焦虑和抑郁也可能加重眩晕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眩晕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眩晕越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也越严重。
这种共病现象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眩晕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边缘系统也是情绪调节的重要区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长期的眩晕症状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恐惧、无助等负面情绪,进而发展为焦虑症或抑郁症。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临床上,眩晕伴随焦虑症、抑郁症时,患者往往表现出复杂的症状。除了典型的眩晕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失眠、食欲不振、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在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必要时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治疗眩晕伴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时,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面,除了针对眩晕的药物外,还可能需要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心理干预同样重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眩晕带来的心理压力。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等,也对改善症状有积极作用。
总之,眩晕与焦虑症、抑郁症的共病现象提醒我们,在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及时识别和治疗精神心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改善眩晕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未来,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如耳鼻喉科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的联合诊疗,可能是提高这类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