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市场风云再起:黄金、白银、铜轮番创出新高
贵金属市场风云再起:黄金、白银、铜轮番创出新高
贵金属市场正上演一场“造富游戏”!黄金、白银、铜等有色金属价格纷纷上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轮上涨行情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又将为相关市场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金价持续走强的双重动力
市场分析指出,黄金价格的连续攀升很可能与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二是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首先,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来看,上周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显示通胀率有所下降,这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的预期。随着降息预期的增强,美元的贬值效应显现,而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比如黄金因此而受益,价格得到提升。
其次,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增加了市场对避险资产的需求。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积极调整也促进了工业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金价的持续上涨。
另外,据最新的13F文件显示,电影《大空头》男主角原型、传奇对冲基金经理Michael Burry在第一季度购买了超过44万份的实物黄金信托基金Sprott Physical Gold Trust(PHYS.US),总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这成为他管理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持仓里的头号重仓标的。
Sprott实物黄金信托是一个封闭式基金,其特点是直接持有实物黄金,而非黄金衍生品或股票。
全球铜市:供需失衡与金融属性共振
近几个月,铜市场的多空对决主要围绕供给缺口和需求增长的预期。在需求端,铜的长期故事是新旧能源体系变革。因为要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就需要提高一次能源转化成电能的比重,不管是发电、输电、用电,还是电动车替代燃油车,铜都能在需求端讲出长期的故事,所以才有“铜是新时代的石油”的说法。
在供给端,铜的长期故事是精铜矿的品位在持续下降。在过去十年中,少数主要生产国铜矿品位平均下降了约25%。随着品位降低,相应的运营成本也随之增加。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铜的供求可能又开始朝着偏紧的方向,此时又到了铜的“故事时间”。虽然中国的铜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但因为供应链的集中度高,铜的定价权依然由海外主导,具有一定金融属性。
金融属性使得铜和黄金的比价关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波动区间,一旦黄金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即使不是因为流动性的驱动,铜价也会有所跟随。近期金价上涨以后,铜金比价又到了三年半以来的低位,铜的金融属性定价开始发挥作用。
但上周,市场力量发生了急剧转变,纽约市场率先走出的逼空行情震惊了金融圈。
全球最大金属基金管理公司Orion Resource的投资组合经理Matthew Heap表示:“许多西方基金错过了黄金价格上涨,但很明显,他们显然不想错过铜市场。这反映出,铜市场有一个清晰的故事,即使是在电梯里也能简单阐述其价格上涨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铜供应的持续紧张使得花旗、高盛等机构为铜年底或将涨至每吨10000美元“摇旗呐喊”。
花旗4月的时候曾表示,未来三个月价格可能达到10500美元/吨,预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平均价格为1万美元/吨,而此前估计为9500美元/吨。
根据花旗新的近期牛市预测,随着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将在未来三个月大幅下降,在这段时间内,铜价甚至可能达到1.2万美元/吨。
高盛则将今年铜价的预测值从1万美元/吨上调至1.2万美元/吨,表示铜价明年必须涨到1.5万美元/吨才能避免供给缺口。高盛预计,AI数据中心的铜密度将从每兆瓦25吨增加到40吨。
投资集团凯雷的首席战略官、高盛前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提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柯利已喊出,铜是新的“石油”,当前的铜交易是他30多年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他分析称,
“铜长期以来一直被吹捧为全球电气化进程中的大赢家,包括电动汽车和大规模电网升级。不断加强的环保政策引发了全行业对铜的争夺。这种金属被用于从太阳能到电动汽车电池的所有领域,在世界绿色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此外,人工智能(AI)也在扩大行业需求。毕竟,新兴技术依赖于改进的电网,而这还得取决于铜的供应。但同时,新的铜矿产能真正投产需要数年时间。
白银:贵金属市场的“后起之秀”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已经飙升了32%,超过黄金,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光大期货表示,黄金的强势情绪逐渐传导至白银市场,当前金银比处在历史偏高位,若从金银比回归的角度,白银向上的弹性要显著高于黄金,这无疑也会把本轮金银走势推向另一个高潮。
金银这两种贵金属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步波动的,因为两者都具有相似的宏观和货币特性。随着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大增、散户投资者兴趣上涨、以及美国降息预期的抬头,金价创下历史新高,白银也随之上涨。
有分析师指出,在白银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等潜在因素支撑下,白银可能正处于历史上最强劲上涨周期的前端。
另外,期货公司Blue Line Futures 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 Streible分析称,铜的强劲涨势正外溢至白银,因为白银也被视为工业商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其表示: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供应、需求和价格趋势,白银目前三者兼备。”
不过,对于白银的高涨态势,也有分析师也持有相对谨慎的观点。
瑞银指出,由于许多投资者对黄金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感到措手不及,这时候,白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追赶的机会。白银本身供需确实偏紧,但并不足以支撑银价大涨,但在金价飞涨的情况下,白银作为更便宜且波动性更高的黄金替代物,自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汇丰预计,全球对银币和银条的需求将下降,许多个人投资者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大量购买银币和银条,目前对进一步增加持有量的兴趣不大。高银价促使更多银币和银条流入二手市场,这减少了对新铸造银币和银条的需求。全球通胀虽然依然存在,但正在逐步缓解。珠宝行业对银的需求前景并不乐观。白银供给小于需求,起的作用是帮助防止银价大幅下跌,但并不足以支持长期的牛市。
俗话说,“黄金适合投资,白银适合投机”。这是因为黄金市场难以垄断操纵,白银市场易于垄断操纵。投资者需要警惕当中风险。
港美股市场相关概念股表现亮眼
随着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价格飞涨,港美股市场上不少相关概念股也跟着上涨。富途资讯梳理了部分金银铜概念股,供牛友们参考。
美股市场上,全球第三非洲最大黄金矿业公司AngloGold Ashanti(AU.US)年内累计升幅达37%、加拿大黄金矿业公司伊格尔矿业(AEM.US)累涨近30%;全球第五大铜生产商南方铜业(SCCO.US)、美国矿业巨头麦克莫兰銅金(FCX.US)近期双双创下新高,年内分别升48%、28%;加拿大银矿公司Silvercorp Metals(SVM.US)、MAG Silver(MAG.US)、First Majestic Silver(AG.US)年内分别涨超50%、35%、29%。
港股市场上,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涨幅十分惊人,年内已涨超2倍;五矿资源(01208.HK)年内累计升幅超89%,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江西铜业股份(00358.HK)累涨超70%,中国有色矿业(01258.HK)涨近70%,招金矿业(01818.HK)、紫金矿业(02899.HK)涨超50%,山东黄金(01787.HK)累涨超30%。
据国海证券研报表示,当前铜矿股和铜价已经初步走出了股强商弱的状态,铜价有望进入新一轮主升浪。该行认为,
“当前随着铜价接近2022年的高点,铜的股强商弱态势已经逐步走出,我们认为当前铜市场交易环境或与1996和2006年类似,铜价行情进入中段,投机交易活跃的影响下波动率有望加大,而当前市场预期的美国‘再通胀’或‘软着陆’都较难改变铜价上行趋势,而资源股的上行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打开。”
另外,如果投资者不想一只或数只资源股,港美股市场上还有很多ETF可以选择:
更多阅读:牛牛课堂 | 如何通过ETF投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