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8千多米高的山、1万多米深的海沟,为何科学家仍说地球很圆
地球有8千多米高的山、1万多米深的海沟,为何科学家仍说地球很圆
地球的形状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从古希腊地理学家的推论到现代航天技术的验证,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将探讨地球的形状、高山深海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以及为什么大部分天体都是球形的。
地球上有着许许多多高山大河,然而我们的地球却是一个呈现略呈椭球体的地球,是一个球的形状。即使在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为8848.86米,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也不及11034米。
许多人会好奇,既然地球上有着这么高大的山,又有着如此深邃的海沟,为何科学家还说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在8千多米的珠峰处抛下物体不会摔得很严重吗?以及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不是像电影中那样充满奇幻形状?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
地球的形状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在大航海的时代曾经引发过无数探险家的好奇心,甚至有人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寻找地球的形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哥伦布。但地球的形状最早的论证是古希腊的地理学家艾里斯塔克勒,他经过长年的观测和计算发现地球应该是一个呈现略呈椭球形的球体。然而在那个时代,地理学家许多的工作还是依靠推论而得出的结论,而没有完全准确的证据。
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风雨雨之后,人类终于有了可以证实地球形状的技术,第一个技术就是利用月亮的影子来证实。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开始利用这一现象来验证地球的形状,在21世纪之后,我们有了直接验证地球形状的技术,那就是航天技术,人类可以通过航天飞船飞到地球的轨道上俯瞰整个地球。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进入太空,在外太空用望远镜观测地球。
在利用航天技术证实了地球的形状之后,还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几何学的方法通过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的形状,终于可以肯定的说地球是一个呈现椭球形的球体。从这两种方式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球体,且是一个与球体略有不符的球体,科学家将地球的形状定义为一个“略扁的椭球体”,也就是球体上北极和南极之间的直径比较长,明显的呈现椭球形。
为何地球呈现略扁的外形?
这主要是由于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外围的气压和地球的自身重力形成一个“马印”形的外形,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外部的各种力量,受到这些力量的影响自然呈现了这个外形。
为何高山和深海不会改变地球的形状。
地球上的高山深海许多人都会好奇,如果8千多米的珠峰是直接抛出一件东西会不会摔出来?又或者地球上的高山和深海为什么不会改变地球的形状?
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地球上的高山和深海是在地壳板块的碰撞中形成的,而海沟则是地壳板块的挤压和凹陷形成的。而大自然所形成的山脉和深海虽然它们的高度和深度都让人惊叹不已,但相比于地球的大小来说却非常的微不足道。因此在地球的自转中它不会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让地球呈现椭球形,但是这种不对称也不会影响地球有着平滑的形状,它呈现还是球体的形状。
当然地球上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如何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这种特殊的物质就是冰,当冰处于极地附近的时候,由于气温的低会让冰霜逐渐的融化,并且会在地表融成一条条河流,再进入海洋,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冰的融化对地球的形状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当有天而来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就会对地球的形状产生改变,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恰勒鲁布”和“彗星伊森”。调查表明,这两颗天体虽然在撞击地球的时候所带来的力量,但是还是对地球的形状不会有任何改变,甚至只会对当时的地球生态产生影响,并不会对地球的形状产生影响。
为何大部分的天体都是球形?
许多人都会好奇,为何大部分的天体都是球形的?这是因为有一项神奇的力量叫做“引力”。无论是在宇宙中还是在地球,只要存在着引力,物质就会凝聚在一起并且呈现球体。这种力量是百物之源,同样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量。所以当我们跳离地球上的时候,无论是身边的切瓜切苹果,还是抛物线实验,速度越快的物体最后都会呈现球形。地球之所以会呈现球形,除了我们身边物质的引力的作用,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呈现椭球形就能见出引力在地球上的作用。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是呈现一个橘子一样的形状,但是随着地球在自转,它利用外部的力量将自己修饰的越来越圆。直到今天,地球的形状也还是一个略呈椭球形的形状。
结语
众所周知,科学是不断的进步的,地球的形状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结果,科学家通过公开的数据和技术不断的验证地球的形状,直到今天可以确定地球的形状。所以在今后,我们不妨多多的关注科学,毕竟科学才是最值得我们崇拜的。另外,地球的形状可能也会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而进行一些小的变动,我们可能需要接受这一点,这正是科学的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华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