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父母患癌时:子女的心理调适与应对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7: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父母患癌时:子女的心理调适与应对指南

当家庭中有人患上癌症,不仅患者本人,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家中的孩子们,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害怕,甚至产生各种心理压力。本文将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在面对父母患癌时可能经历的心理变化,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建议。

当家中有父母患癌时,不仅患者本人,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特别是子女,也会面临生活冲击和心理适应挑战。父母患癌对子女来说是一种难以预期的压力事件,可能会对其当前生活、亲子关系、未来发展等状态造成威胁。具体来说,孩子的生活可能会经历以下主要改变:

家庭生活与亲子功能的调整

当父母一方需要住院治疗时,亲子之间可能会面临不得不分开的情况。原有的家庭生活习惯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孩子需要暂时托付给亲友照顾,从而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即使孩子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也可能因为父母患癌而感受到家庭中的压力或紧张气氛,产生不安的情绪。

难以满足子女发展任务、亲子角色的反转

其中一位父母可能因为病情需要更密集的照顾,难以兼顾原本的亲职角色,无法满足孩子在发展中的身心需求。当家庭中有比较年长的孩子(如青少年)时,他们可能会在家庭中承担起父母原本的角色,照顾年幼的弟妹、承担家务工作,或试图表现出坚强来鼓励与癌症斗争的父母,从而减少原本可以与朋友相处的时间。这种亲子角色的反转有时会让父母觉得孩子长大了,但也可能因此忽略孩子本身的情绪与心理发展需求。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癌症伴随的潜在死亡威胁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等不良反应,可能会让孩子对家庭的完整性及未来的变化感到威胁。知道父母患癌的事实,尤其是当癌症具有家族遗传性时,可能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高风险人群,从而产生对未来患病的焦虑或重新思考人生规划。

孩子的反应与应对方式

当父母患癌时,孩子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来应对:

  • 主动询问与癌症相关的问题
  • 搜索癌症相关信息
  • 关心父母情绪低落的原因
  • 关注自己与兄弟姐妹的身体健康
  • 承担家务或照顾弟妹
  • 转移注意力或维持与过去相同的行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拒绝与他人谈论癌症相关的话题、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思考癌症相关的事情时,容易引发情绪调适的困难。

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反应

  • 幼儿园阶段或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因为父母患癌后身体外观的改变而感到担忧,害怕被抛弃,对家庭的完整性存在忧虑。
  • 学龄阶段(小学)的孩子:则相对关注父母患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例如担心自己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
  • 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经历情绪困扰或复杂的亲子关系问题。

研究发现,在应对父母患癌的压力上,存在性别差异。女孩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倾向于聚焦在情绪上而反复思索,也更容易产生自我伤害行为。男孩则更容易生气、感到麻木,或通过做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压力调适的正向结果

尽管压力调适过程充满挑战,但当孩子能有效应对父母患癌的压力时,也可能出现以下正向反应:

  • 敏感度及同理能力的提升
  • 个人自我成长
  • 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影响孩子适应的因素

父母患癌的类型、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对癌症治疗的反应及副作用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及情绪适应。特别是当父母因患癌而产生明显焦虑、抑郁情绪,或难以维持亲职功能时,会降低对孩子安全感需求的回应。

如何帮助孩子调适压力

  1. 保持开放的沟通:让孩子了解基本的病情,包括治疗进展,但避免过度分享可能引起恐慌的信息。
  2. 维持家庭日常: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的日常节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稳定性。
  3. 寻求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如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机构,帮助孩子和家庭共同面对困境。
  4. 关注孩子的情绪: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医院支持服务

罗东博爱医院秉持“全人-全家-全社区”的照护理念,特别关注癌症患者家属与孩子们的需求。医院在2024年与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合作推行“慈悲关怀社区计划”,将“免费”提供癌友家属心理咨询服务:

  • 服务对象:在本院治疗的癌症(初诊断、治疗中、复发、安宁)病友之家属
  • 具体服务
  • 5~18岁幼儿、儿童、青少年,家人罹癌后出现相关行为或情绪适应困难
  • 家长对疾病告知的相关咨询
  • 18岁以上成人,家人患癌后的心理调适或困扰

如有需要,请联系本院临床心理师詹净伃(电话:03-9543131分机3766)。

我们深知这段时期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挑战,但通过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让他们在困难的旅程中找到力量与希望。

关注、理解并积极应对是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艰难时期的关键!

本文原文来自澎海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