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使用指南:四类人群、剂量时间与风险防范
阿司匹林使用指南:四类人群、剂量时间与风险防范
阿司匹林被誉为“百年神药”,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以降低风险呢?本文将从适用人群、正确剂量与服用时间、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定期复查四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适用人群
什么是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适用于从未经历过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人群。但目前研究已明确,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因为其出血风险可能超过预防效果。
二级预防:指在疾病已经发生后,为了避免复发进行的预防。如果您已经患有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长期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或100mg)是明确推荐的,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肥胖、吸烟史、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在医生评估后可能需要服用。
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正确剂量与服用时间
每天应该服用多少阿司匹林?
脑卒中一级预防:推荐每天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150mg/d)。
脑卒中二级预防:建议每天小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
急性冠心病或支架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什么时候服用效果最好?
服用时间:建议晚上睡前服用,可与降脂药同时服用,既能减少胃肠道症状,又能协同降脂药物作用。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再开始服用,以避免增加脑出血风险。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服用阿司匹林前需要咨询医生吗?
- 必须咨询: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前,务必向神经科或心血管科医生进行专业咨询,明确是否需要服药以及合适的剂量。
哪些人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
- 禁忌人群:对阿司匹林成分过敏者、有阿司匹林导致哮喘病史者、急性胃肠道溃疡或出血者、血小板下降或凝血功能低下者、肝肾功能衰竭者、未接受有效治疗的重度心力衰竭者、与甲氨蝶呤合用者、妊娠最后三个月剂量超过150mg/日者。
服用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出血风险:需注意观察口腔、小便、大便、皮肤、眼结膜等是否有出血迹象,如有立即停药就医。
定期检查: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查。
避免酒精:服药期间应忌酒,若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定期复查哪些指标?
主要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大便潜血试验。
特殊情况:使用肝素类药物时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复查频率是多久一次?
一般情况: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特殊情况:如有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调整复查频率。
总之,阿司匹林虽是常用药物,但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风险。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