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镇:创新“田长制”守护耕地,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增收
凤桥镇:创新“田长制”守护耕地,万亩高标准农田助增收
南湖区凤桥镇在耕地保护和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田长制”和无人机监测,凤桥镇有效防止了耕地破坏行为,确保了耕地数量和质量。此外,全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项目,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这些举措使得凤桥镇成为耕地保护和土地综合利用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田长制”和无人机监测:耕地保护的“双保险”
凤桥镇创新实施“田长制”,建立起镇、村两级田长体系,明确各级田长职责,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人管、有人护。同时,凤桥镇还引入无人机监测技术,定期对全镇耕地进行航拍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这种“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障机制,有效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稳定。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凤桥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措施,将零散、低效的农田改造成为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据统计,全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万亩,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凤桥镇三星村为例,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4800亩耕地的全面覆盖。同时,三星村还建有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途径。
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凤桥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例如,三星村凭借水蜜桃产业,素有“水蜜桃之乡”美誉。近年来,三星村开启网上销售新模式,开设“共富”直播间,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产品销售,线上销售收入超2500万元,水蜜桃亩均产值达1.8万元。
此外,凤桥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将多个村庄打造成为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例如,永红村通过发展水蜜桃、葡萄种植等美丽经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成为“梦里水乡”乡村旅游目的地。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经验启示:可复制可推广的“凤桥模式”
凤桥镇在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通过实施“田长制”和无人机监测,凤桥镇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化农业服务,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未来,凤桥镇将继续坚持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两手抓,进一步完善“田长制”和科技监测体系,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