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科技创新成乡村振兴主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科技创新成乡村振兴主引擎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智能化装备、精准管理技术以及数字化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和产量,还促进了农村新业态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01

智能化装备与精准管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智能化装备和精准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以重庆市为例,其“伏羲农场智能农机解决方案”项目,作为西南地区首个丘陵地貌智能农机创新平台,集成了数字农田系统和农业大数据平台控制中心等功能。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农业数据,农场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信息,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和管理策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益,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精准农业技术则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及病虫害情况的实时监测。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指导精准灌溉和施肥;利用无人机巡检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02

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作用显著。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54.5%提升到2023年的63.2%,农作物耕作播种收获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超过73%,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动力。

科技创新还有效推动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达到54.1%,水稻、小麦、玉米统防统治面积占比达到45.2%,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利用效率超过41%,作物秸秆、畜禽养殖业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8%、78.3%。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

03

新业态发展:形成多元化经济结构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催生了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业态,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例如,重庆市“农品慧”平台解决方案,通过移动互联网、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等技术,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在线服务,实现了供需智能匹配和源头追溯。截至2024年3月,平台交易规模突破29.21亿元,注册农户19773户,帮助农企农户融资7356.9万元。

智能化养殖平台的建设,也为传统养殖业注入了新活力。重庆市马上消费“富慧养”智慧养殖解决方案,构建了具备生产管理、溯源管理、营销推广等功能的多端智慧养殖平台,实现了养殖—溯源—销售—金融全链条服务贯通。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对畜禽饲养环境、饲料消耗、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决策,不仅降低了疾病发生概率和资源浪费,还扩大了养殖户的营销渠道,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00余人。

04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为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全国已建成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以及97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共性综合研究,鼓励产学研纵深合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根据规划,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科技强国;到2050年,将建成农业强国。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克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拓展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场景,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

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