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华夏理财、光大理财领跑,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表现亮眼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2: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华夏理财、光大理财领跑,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表现亮眼

2025年伊始,银行理财市场传来喜讯。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1月9日,理财公司存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权益类公募产品共有35只,八成产品近6月实现正收益,所有产品近6月平均净值增长率、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分别为8.10%、25.77%和11.34%。

在这些表现优异的产品中,华夏理财和光大理财的表现尤为亮眼。华夏理财的“天工日开理财产品5号”近6月涨幅高达53.90%,光大理财的“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也有23.32%的增长。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两家公司在理财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敏锐度,还预示着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倾向于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01

银行理财子公司崛起:规模突破22万亿元

2023年是资管新规实施的第二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主力军”地位越发巩固。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2023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6.37万亿元,银行理财子公司整体规模为22.50万亿元,占全市场规模的85.32%。

其中,浦银理财表现突出,2023年全年共推出了1169只新的理财产品,截至年末存续产品数量超过1900只,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杭银理财全年新发产品943只,募集规模超7000亿元。苏银理财募集规模超10000亿元,年末管理规模超5200亿元。宁银理财发行产品超700只,理财产品销量超8000亿元,年末管理规模超4000亿元。

02

权益类产品成增厚收益重要抓手

在低利率的环境中,“固收+”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力重点。汇华理财明确提出“固收+”方案,即通过增加海外优质资产和权益资产,增厚产品收益。南银理财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将平稳发展,特别国债将支持消费结构性修复,地产销售从回暖走向价格企稳,低基数和需求企稳将推动通胀温和回升。

法巴农银理财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点集中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电动车、光伏和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受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拉动,展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中国股市整体估值相对较低,为投资者提供了具备吸引力的中长期机会。

03

2025年展望:权益类产品占比或显著提升

展望2025年,多家机构认为权益类资产将成为银行理财增厚收益的重要抓手。光大证券王一峰表示,理财公司具有通过多策略多资产投资增厚收益的天然优势,预计将进一步加大“固收+”等含权产品的拓展力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混合类产品规模有望触底回升,固收+类产品规模延续强劲增长,预计带动含权占比持续上升。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5年可能会取消客户购买PR4-PR5的理财产品面签的监管要求,同时准许理财产品在互联网渠道代销,也可能会继续拓展到准许券商代销理财产品,另外保险资管机构购买理财产品也可能会推进。同时,促进理财子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也将渐次推出。

从权益市场展望看,多家理财公司也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9月24日政策组合发布后A股市场迎来转折,市场活跃度及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进入2025年基本面稳步改善可能性大,下半年有望迎来企业盈利向上拐点。各项政策支持下的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明确,机会大于风险,对全年A股市场的前景保持乐观。

平安理财对A股、港股持中性偏积极态度。一是政策及监管环境积极、估值中性合理、资金面将延续增量市场,二是基本面改善有向上的不确定性,对股市支撑或压制力大致平衡。平安理财对各板块的排序是成长≈消费>金融≈周期,认为港股适合防守反击,关注高股息、互联网及政策主题驱动的周期消费和科技等。

在法巴农银理财看来,中国市场的增长点集中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电动车、光伏和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受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拉动,展现出较高的增长潜力。但是,外部需求不足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影响投资情绪。中国股市整体估值相对较低,为投资者提供了具备吸引力的中长期机会。

总体来看,在权益市场回暖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权益类公募产品收益有明显上涨,提升风险等级较高的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比例也成为机构共识。预计2025年理财规模将破30万亿元,权益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占比将显著提升,“固收+”产品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