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木耳中毒致2死5重症,专家提醒:浸泡时间勿超2小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2: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湾木耳中毒致2死5重症,专家提醒:浸泡时间勿超2小时
近日,台湾发生一起因食用木耳导致多人中毒的事件,其中2人不幸身亡,5人重症。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特别是关于木耳食用安全的注意事项。据台北市卫生局调查,所有受害者都食用了粿条,而从餐厅的刀具、砧板和人员手部检测出了米酵菌酸阳性反应,这种剧毒物质正是导致中毒的元凶。
米酵菌酸:致命的“隐形杀手”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的一种毒素。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 毒性极强: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可造成肝、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 病死率高: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无明确的特效解毒药,一般通过催吐、补液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对症治疗和脏器支持治疗为主。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可达40%~100%。
- 耐高温:米酵菌酸对热稳定,可耐120℃高温,一般的加热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是其容易造成中毒的原因,脂溶性毒素特征也导致其在体内不容易清除排出。
木耳浸泡时间:安全与危险的界限
那么,木耳到底泡多久才安全呢?根据专家建议,木耳的浸泡时间应严格控制:
- 使用常温水浸泡,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 使用温水(约40℃)浸泡,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使用热水(约80℃)浸泡,时间应在10-15分钟之间
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室温下超过4小时,就可能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繁殖机会,产生致死的米酵菌酸。因此,泡发木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避免给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安全食用木耳:这些细节要注意
为了确保食用安全,除了控制浸泡时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彻底清洗:在浸泡前,应将木耳反复用清水冲洗2-3遍,清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 适量泡发:泡发木耳时要根据需要量来控制,吃多少泡多少。如果一次泡发过多,剩余的木耳应控干水分,用保鲜膜盖好放入冰箱冷藏,但最好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
- 观察状态:泡发后的木耳如果出现粘液或异味,即使没有明显变质迹象,也应立即丢弃。
- 正确存储:如果不能及时食用,应将泡发后的木耳放入密封容器中冷藏保存。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以分装在密封袋中冷冻。
- 避免自制发酵食品:自制发酵食品过程中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建议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经过检验的食品。
真实案例:忽视安全酿成悲剧
去年,杭州一名57岁女性因食用凉拌木耳而中毒,出现心肌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恶化等症状,一度陷入休克状态,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无小事,一个看似平常的食材处理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个例。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中国内地共报告19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涉及146人,其中43人死亡,病死率高达29.5%。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5至10月的温暖季节,主要与变质或发酵食品有关。
结语:安全饮食,从细节做起
木耳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其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养颜、清胃涤肠、增强免疫力等多重功效。但再好的食材,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变成“毒药”。因此,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个看似平常的食材处理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让我们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美味与安全同行。
热门推荐
Nature Medicine:中国团队揭示肝硬化肝性脑病关键发病机制
茶与心理健康:缓解压力,提升心情
芮姓取名的六大思路 芮姓最惊艳的名字
crm客户联络窗口如何建立
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是什么?如何计算?
毛坯房刷墙要多少钱 油漆工艺流程
中国成功搭建!“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
最受欢迎的十大网红零食分享 10种超火的零食你都吃过吗?
不再受限!详解FRP内网穿透,让远程访问变得简单!
英国大学六大特色专业盘点:从DJ到灾害管理
学校霸凌事件如何处理
重庆文理学院就业率数据分析及王牌专业介绍
古埃及的刑法都有哪些
香港公司董事或股东因病去世后的股份转让指南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种常见的沉降类型
按揭购房贷款年限如何选择:让财务规划更明智
荣格八维人格测试:探索你的心理特质与行为模式
企业资源整合的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2025春夏流行趋势完全解析!春夏穿什么怎么穿,终于迎来了答案!
风景油画:自然与人文的诗意交织
福建唯一省属211大学,存在感极低,却非常有性价比!
DeepSeek和DeepFaceLab配置要求详解:如何避免烧显卡?
凶宅有哪些风水特征
锐放与荣放的尺寸对比是什么?
维新变法的进步和不足有哪些
金融市场风云:欧元英镑齐上扬,美元困境待破局?
可乐检验方法及检验项目是什么?可乐检验时间
贷款怎么算年化利率利息?计算方法详解
个体如何购买医疗保险?这样的购买方式有哪些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