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亲情关怀是老人最温暖的依靠
居家养老:亲情关怀是老人最温暖的依靠
“截至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这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面对这一挑战,居家养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如何通过亲情关怀解决老年人晚年依靠问题?最新研究表明,定期探访、心理健康支持和情感寄托活动都能显著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此外,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亲情关怀:最温暖的依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中国人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今天,亲情关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亲情关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指出,大多数老年人(包括失能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重天伦亲情,而长期住在养老机构容易造成亲情疏离。因此,亲情关怀不仅是情感的慰藉,更是老年人维持生活质量和尊严的重要保障。
政策支持:让亲情关怀更有力量
亲情关怀固然重要,但仅靠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能让亲情关怀更有力量。
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该市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居家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落实落地、加强项目监管等措施,促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建设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队伍、建成“老年幸福食堂”等。这些政策不仅为家庭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亲情关怀得以更好地落实。
实践中的亲情关怀
在实际照护中,亲情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于部分希望终老于家中的“照护依赖”老年人,居家照护可以提供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服务。再如,通过“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项目,将传统的邻里互助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让亲情关怀得以延续和扩展。
细节决定成败:从安全做起
亲情关怀不仅要体现在情感上,更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据统计,跌倒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因此,创造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是亲情关怀的重要一环。
具体来说,要做到老年人居住环境“无障碍”,比如室内地面平整、干燥,无台阶或门槛,无小地毯或小地毯固定良好;物品摆放整齐,过道无杂物;家具无轮子且摆放位置固定,电线隐藏或固定在角落,常用物品放置位置和高度便于老年人取放。同时,保证居室环境的照明,在过道、卫生间、厨房等易跌倒的地方增强“局部照明”。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高风险时刻,如起床时、夜间如厕时、洗澡时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结语:让爱与责任同行
亲情关怀是居家养老的核心,但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合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晚年生活环境。记住,真正的依靠,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